三
江南河湖的煙水芳草,依湖古城的迤邐氣韻,傍水青山的松風幽徑,修竹清池,構(gòu)成江南山水的傾情之美,構(gòu)成這溫柔富貴之鄉(xiāng)、大雅與大俗共融之地。
江南的古村落,行走得慢的,與時代失去了聯(lián)系,作為一種標本存在,但居住者卻是鮮活的,現(xiàn)代的,與外界的關聯(lián)是隱藏的,用一種不敞開的開放姿態(tài)欣賞著自足。江南的樹木不乏千年以上,樟、槐、榆、松、銀杏、黃楊,都喜歡成群結(jié)隊地遮掩著大地,將古典呵護。
江南的水散發(fā)在空氣里,濕潤的氣息讓男人不能為英雄,女人極易為狐貍精,令世界銷魂鑠骨。順著江南小鎮(zhèn)的小弄走進時間深處,會發(fā)現(xiàn)青苔都很古典,蒼藤的長莖盤根錯節(jié)在歷代生靈里,人類所有的輪回被高高掛起,讓后人欣賞嬗遞。
江南老婦人信奉王母娘娘、觀世音、張?zhí)鞄煟恢竿孥E出現(xiàn),時不時敘說些遙遠的、老掉牙的動人美妙的故事,只癡想著來世投好胎。
江南的老男人季節(jié),不問時辰去未來,飲個煩南的茶館低檐、彈、煙霧、水汽活中順從老婆、尊的生存方式。
江南園林,置身假山石徑、池塘水榭、亭廊樓閣之中,雅賞寺塔幽巷、煙柳魚橋、戶盈羅綺古韻,江南園林那種雅致堂皇,宏深富麗,回環(huán)繁復,吐納近遠,剔透玲瓏的文化流韻迷人之至,比起水鄉(xiāng)小鎮(zhèn),另是一番天地,江南園林洋溢的濃重的文化氣息,令人忘俗。
楊柳青青、蜜蜂蝴蝶、人面桃花、風流才子、外婆橋永遠搖不到、童年的阿嬌永遠不會長大,這大概就是江南情節(jié)。
四
江南的山雖沒有拔地橫空蓋世凌人的孤苦和傲氣,雖不能讓人虔誠讓人頂禮膜拜讓人誠惶誠恐。但江南的山是人性化的,溢著靈氣,游江南名山不會有前路茫茫、孤旅天涯的體悟,因為江南山重水復,移步換景,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觀江上漁火,沐林間輕風,心境自然是不錯的,
置身于這詩化的群山,很有些道骨仙風的體悟。山道彎彎,偶見山居人家,修竹繞屋,溪水邊草木滋潤靈秀。站在山頂看世界,小溪澄、小橋橫、小雨冥、小亭冷,重重疊疊山,曲曲彎彎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樹,零零碎碎河,隱隱約約屋,清清白白云,朦朦朧朧霧。一江春水穿山而去,橫江泛舟,竹筏悠悠,青山古河,漁火遠樹,恍若漁人入桃源,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江南文化在整體上給人一種甜軟溫馨,男士文弱精明,女子嬌嫩柔美。音樂如春江花月夜,徐緩悠遠;歌舞如荷花仙子,采茶撲蝶,柔和清麗。輕歌曼舞、甜潤細膩的女子越劇只能在江南土壤成長。美學上講,江南文化太過秀氣,無不透出一種陰柔美,比起北國“駿馬秋風”的闊大氣象,江南的“春花秋月,暖雨熏風”顯得太過纖弱、細膩、委婉。
沒有如泣如訴的塞外狂飆下如旗如歌的號角;
沒有獵獵雄風下遮天蔽日的滾滾煙塵;
沒有叱咤風云扶搖直上的強悍之力;
沒有沸沸揚揚的卷帙和榮枯跌宕的故事;
沒有坦蕩從容的風骨;
沒有彌漫騰升的蒼茫大氣。
北方僅憑風的遒勁尖厲,便將北人的胸懷磨礪得更加粗獷寬廣,雄勁剽悍;任憑風的利刃刺破耳目,鏤刮臉面依然如故。北土是蒼鷹的故鄉(xiāng),江南是靈鳥的窠穴。難怪魯迅不悅:“我不愛江南,秀氣是秀氣,但小氣?!薄皾M洲人住江南三百年,連馬不會騎了,整天坐茶館”。
五
品味江南,極易迷路。倘若在江南做文士,會被閑情逸致俘虜。在粉墻小院內(nèi)掛只畫眉籠,種些葡萄石榴花草,或讀書作畫,玩棋賞桂,或手捧茶壺,落腳亭榭,或嚼曲含香,吹笙聘月,品茗談藝。這里沒有圣朝氣象,連氣息也屬輕柔悠揚,頻出唐寅一類的才子:“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苯系墓虉?zhí)在放浪、在纖巧、在落拓、在孤傲中散開。
這樣的文化氛圍里出大家怕是不能,只能出玩家。江南自古多名士,多狂客狷士,名士中多眉清目秀者,著白絹紡褲,舉止風流倜儻,飄逸如玉樹臨風,不善先鋒,只求逍遙、雅玩,士大夫階層腰間必佩美玉,以示氣節(jié)清高。
山川英氣不屬于江南,出徐文長、祝枝山這樣的才子,也只能屬于水文化滋養(yǎng)的精靈,無法釀出氣候。即使當一介草民,偶爾也要圓一回風雅夢。江南土壤膏腴,遍地細糧,珍珠般米飯,瑩白噴香,百姓們自詡為人間天堂。民間崇尚虛無遺世,在那通幽的巷衢里,那些自命清高的儒子們喜坐在古屋的陰影里,透過格窗,看那古老垣墻上的斜陽,目送多少唐愁漢恨,多少煙雨蒙蒙,吟六朝芳草,憶一曲秦淮。在春光深鎖、滿園浮藻、濃陰匝地、陰氣逼人的深深庭院享受那份蒼涼,那份深邃的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