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謀殺案:是誰殺死了獅子

動物奇案 作者:薩蘇


動物世界,經(jīng)常充滿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些與我們想當然的看法大相徑庭。

約翰·赫爾斯是馬塞馬拉自然保護區(qū)的工作人員之一,這個保護區(qū),是肯尼亞最大和保存最好的國家公園之一。

2008年四月下旬,他和幾個助手接到可靠舉報,說保護區(qū)里進來了七名偷獵者。這些偷獵者的目的是射殺河馬。他們不僅自己殺死河馬剝皮吃肉,還高價出售河馬肉,河馬嘴里類似象牙的珍貴牙齒也被賣掉,以攫取可觀利潤。

和每次接到這樣的舉報一樣,赫爾斯和他的助手亨利·謝爾斯分乘兩輛吉普車出動巡邏,開始了對這伙偷獵者的搜索。非洲的偷獵者通常攜帶精良的武器,兇殘地攻擊和殺害妨礙他們的工作人員。1985年12月27日,美國卓越的野外動物學家,《迷霧中的大猩猩》的作者黛安·弗西在盧旺達的營地中被殺害,兇手據(jù)推斷就是被她懲罰過的偷獵者。

但是,赫爾斯他們經(jīng)驗豐富而且裝備精良,他們的遠程通訊系統(tǒng)可以直接呼叫肯尼亞政府的軍事力量提供幫助。因此,偷獵者對他們畏如蛇蝎。

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追蹤,謝爾斯的小隊活捉了七名偷獵者中的五名,并發(fā)現(xiàn)了剛剛被他們殺害的一頭河馬。赫爾斯的巡邏小隊沒有追上偷獵者,卻碰到了一個意外的場面。

在巡邏中,他們接到報告,說有游客看到一頭受傷的獅子。當聞訊趕去調(diào)查的赫爾斯等人趕到現(xiàn)場時,的確發(fā)現(xiàn)了一頭倒在草叢中的母獅。這頭母獅因為受傷過重,已經(jīng)死亡。

當赫爾斯把它翻過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母獅的身下已經(jīng)蓄積了一大攤鮮血,這頭獅子顯然是被殺死的!而且,經(jīng)過檢查,發(fā)現(xiàn)這頭母獅的身上傷痕累累,而致命傷口則在頸部側(cè)面,頸動脈仿佛被刺了一刀一樣完全撕開。正是這里的大量失血,導致了母獅的死亡。

成年的非洲獅體長可達兩米,體重190公斤,母獅雖然體型稍小,最輕也有120公斤。非洲獅戰(zhàn)斗力很強。在我國丹東的動物園,就曾經(jīng)發(fā)生過兩頭獅子將隔壁一頭金錢豹殺死的事件——豹子在散步時不小心將尾巴落入獅籠一側(cè),被母獅一口咬住,接著公獅一掌將籠子像紙燈籠一樣撕開,連抓帶咬,硬生生要將豹子拖過來。可憐的豹子只慘叫兩聲就送了命,根本沒有力量還手。

這樣的猛獸,在草原上誰能將它殺死?

從震驚中清醒過來,赫爾斯等人立即開始調(diào)查,很快就判明——殺死母獅的,并非人類,而是另一頭野獸。它的“兇器”還留在母獅的傷口里,正是這件證據(jù),使人們終于分辨出了兇手的真容。

殺死母獅的,是一根彎刀狀的利齒,長達三十厘米,顯然是母獅掙扎使它從中部折斷,負傷的母獅雖然帶傷而走,最終還是因為流血過多死亡。看到這枚利齒,不禁讓人心中一愕——難道是劍齒虎干的?!

不幸的是,和所有劍齒類動物一樣,劍齒虎早已經(jīng)從這個世界絕滅了,它們最后的子孫,從這個世界消失也已經(jīng)有十幾萬年,自然不可能到非洲草原上來咬死母獅。經(jīng)過動物學家的檢查,真正的兇手浮出水面——這個兇手有點兒令人意外,它并非我們熟知的肉食猛獸,而是一頭丑陋的非洲疣豬。

疣豬,體重在50—150公斤之間,與家豬相類,但外形猙獰,腦袋和身體的比例嚴重失調(diào),巨大的頭部約占體長的三分之一,生滿贅疣,四顆巨大的獠牙突出唇外讓人望而生畏。疣豬善于掘土,通常挖洞而居。它就是《獅子王》里面蓬蓬的原型。

不過,就像《獅子王》中蓬蓬遇到辛巴時候的表現(xiàn),疣豬是非洲獅的食物之一,面對獅子時便往往沒有反抗余地。幸運的是獅子平時似乎不大喜歡吃疣豬,只有當食物不足時,獅子才會去殺豬吃肉。既然如此,這頭母獅怎么會死在疣豬的手里呢?

赫爾斯等人的困惑很快就有了答案。他們在距離母獅尸體不遠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土洞。赫爾斯從側(cè)面接近洞穴,把一臺照相機伸進里面拍攝照片,來確定洞內(nèi)的情況。檢查的結(jié)果把赫爾斯嚇了一跳——洞里居然正藏著一頭左側(cè)獠牙折斷的疣豬!不過,這頭疣豬在閃光燈面前一動不動。進一步的檢查證實,這頭體重八十多公斤的雄性疣豬,也已經(jīng)死亡。

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情況,赫爾斯等人大致還原了這場搏斗的過程——母獅發(fā)現(xiàn)了躲藏在洞中的疣豬,由于饑餓而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居然把頭伸進了疣豬的洞口。

在非洲的科考中,有一個不成文的紀律,那就是永遠不要站在一頭疣豬的洞口,更不要說把腦袋放進洞口了。這是因為疣豬警惕性很高,晚上回家休息時會倒退著進洞以窺伺周圍是否有肉食獸跟蹤尾隨,早晨出門時則以最快的速度沖出家門以防被埋伏在洞口的猛獸打個措手不及——所以你站在疣豬的洞口有被無辜撞翻的危險。疣豬的領(lǐng)地感很強,敢于反擊一切侵入自己洞穴的敵人。

可以想象母獅把腦袋往洞里一伸的后果了——盡管看到對手是獅子吧,在自己地盤上,疣豬退無可退,只能硬著頭皮奮力向前,先發(fā)制人發(fā)動攻擊!此時,獅子和人一樣,都要經(jīng)歷一個從明亮處看暗處瞳孔放大的過程,很難一下看清洞內(nèi)的情況。電光火石之間只有一次出招的機會,疣豬已經(jīng)一擊而中,左側(cè)的獠牙深深刺入母獅的頸部左側(cè)。受傷的母獅拼命掙扎,折斷了疣豬的牙齒退出洞口,在大量失血后倒斃,疣豬也因為在搏斗中負了內(nèi)傷,或者精神受刺激太強烈(和獅子當面搏斗的刺激,能不強烈么?)而猝死洞中。

事后,赫爾斯等人發(fā)現(xiàn)這頭母獅已經(jīng)懷孕,也可能是這個原因使它的動作有些不協(xié)調(diào),反應不夠靈活,才會“不幸”被疣豬重創(chuàng)。獅子和豬的搏斗,想當然獅子美餐一頓而已,最后居然是兩敗俱傷,若不是親眼看到證據(jù),實在是難以相信的事情。

幸好這種動物沒有活到今天,否則獅子和老虎都有絕種的危險。

忽然想起淮海戰(zhàn)役國軍以肥胖而無能的劉峙鎮(zhèn)守徐州,時人議論。“徐州乃南京之大門,不派一虎,也應派一狗,今派一豬守門,眼看大門是守不住了?!毙熘莨皇?。

嘿嘿,劉總司令要真有疣豬的本事啊,只怕還不至于把大門兒給守丟了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