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當時是否有對土地或者不動產的投資或投機現(xiàn)象?
答:當時似乎還不大明顯。對土地、不動產的投資投機現(xiàn)象是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才真正興起的。在20世紀60年代,那種認為土地是很昂貴的商品所以必須高效率地利用的意識不是沒有,但當時社會思考的重點還是如何利用土地以解決那些從農村遷移到城市中來的人的居住問題,主要對象就是那些從農村考上大學,畢業(yè)后在城市工作并且留下來結婚定居的那部分人,即所謂的“新中間層”。
問:為了控制對房地產的投資投機,中國在嘗試征收房產稅以及其他稅種,以提高擁有或者買賣房屋的成本。日本在這方面的政策是怎樣的?
答:房產稅是日本很早以前就有的,土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都要繳納房產稅。在高度成長時期,土地的擁有者比土地的使用者的日子更加難過。這是因為土地本身的價值很高,因此以其價值為基礎的稅就征得很高,但是土地擁有者租賃土地所得的收入卻很少。不光是不動產稅,遺產稅也是一樣的。所以,到后來出現(xiàn)的情況是,當要把一塊土地作為遺產傳給后代時,你必須得賣掉這塊土地才能繳得起遺產稅。這后來也導致了土地商品化的流行以及土地買賣的盛行,這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