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攻心說話術(shù):你真的會“說話”嗎?》(8)

攻心說話術(shù):你真的會“說話”嗎? 作者:(日)內(nèi)藤誼人


仔細(xì)觀察對方,就能大致了解對方的心思

人總是重復(fù)相同的行為。這個月吃4次咖喱飯的人,下個月也會吃4次;總在同一個理發(fā)店剪頭發(fā);買西服的店也都是固定的;估計買東西的頻率也大致相同。

仔細(xì)觀察對方,就能夠看清對方大致的人品和性格。美國東北州立大學(xué)的娜拉·墨菲博士說,如果好好地觀察對方的話,甚至可以相當(dāng)準(zhǔn)確地預(yù)測出對方的智商。

早上情緒一向不佳的上司,明天早上的情緒也可能不佳。這樣你就不會犯在早上上司情緒不好的時候拜托他說“對不起,下周請讓我休帶薪假”之類的愚蠢錯誤。

如果每天觀察上司,就會發(fā)現(xiàn),即使是情緒不佳的他也有熱情的時候或某個情緒好的時間段。用心觀察對方,就會懂得要提出某種請求,最好挑選哪樣的時機。

肚子餓時,我的情緒會變得很糟糕。這種時候,會變得愛挖苦人,亂發(fā)脾氣。我的夫人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在我肚子餓了的時候,她從不靠近我。

說起來,我也一樣。小的時候,很害怕觀看職業(yè)棒球賽轉(zhuǎn)播,不敢在那種時候靠近父親。因為一旦他支持的球隊輸了的話,父親會毫不客氣地向別人扔?xùn)|西。

把古典音樂的CD借給別人的時候,要事先了解清楚對方是否真的愛聽古典音樂。把古典音樂的CD借給一聽音樂頭就疼的人的做法,無論怎么說,都是錯誤的。

跟總是點烏冬面吃的客人說:“這個店的蕎麥面很好吃,嘗一嘗蕎麥面吧!”這種推薦可以說是多事之舉。

不懂得分場合的人,其實就是缺乏觀察力,因為不仔細(xì)觀察對方,才會說些不相干的事情,為難對方。

我們和周圍的人接觸,要一直抱著好奇心。這樣的話,就能很好地了解對方是什么樣的人。

“那個人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啊?”

“這個人什么時候才會笑呢?”

帶著這種好奇心去看對方的話,觀察能力自然會提高,和對方的相處也能相應(yīng)地變得輕松。如果知道對方是什么樣的人,也就容易制定相應(yīng)的對策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