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周恩來致信紀登奎、汪東興,要他們具體承辦讓譚震林回來一事,同時也趁機提出,鄧小平曾要求做點工作,請你們也考慮一下,主席也曾提過幾次。隨后,周恩來又找紀登奎、汪東興二人面談鄧小平復出之事。
12月27日,紀登奎、汪東興根據(jù)周恩來的指示,寫出了恢復鄧小平副總理職務的建議信報周恩來。周恩來請示毛澤東,得到了毛澤東的同意。
歷史終于洞開了鄧小平復出的大門。1973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通知鄧小平一家回北京。周恩來親自找汪東興,要他安排好鄧一家回京后的住所。
3月上旬,周恩來連續(xù)主持幾次政治局會議,討論中共中央關于鄧小平復職問題的決定稿。會上,經過兩種力量的激烈交鋒,終于在3月10日通過了這一決定。會后,周恩來立即寫報告向毛澤東匯報了這些天來政治局會議討論恢復鄧小平的黨組織生活及國務院副總理的情況,同時提出:由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一個決定發(fā)至全國各基層黨組織,將鄧小平出來工作之事通報全黨及黨外群眾。毛澤東在周恩來的報告上批示:同意。
3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向全黨發(fā)出《關于恢復鄧小平同志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職務的決定》。
4月12日晚,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招待會,宴請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這次招待會,邀請了眾多的中外記者,周恩來特意讓鄧小平出席這次招待會。這是在政壇沉寂了六年之久的鄧小平第一次以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公開露面。招待會結束后,世界各國記者都匆匆奔向電報大樓,向全世界傳播一件重大新聞:鄧小平復出。
至此,周恩來也稍稍舒了口長氣。當年,當鄧小平一家將啟程赴江西時,周恩來親自撥通了江西省革委會核心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電話,指出:毛主席說過,鄧小平的問題和別人不同,他下去是到農村鍛煉,不能當全勞力,要有人照顧他們。同時,周恩來還否定了江西省革委會負責人準備把鄧小平一家安置到交通不便、生活條件差的贛南山區(qū)的意見,建議應選擇南昌市郊為宜,所住房子也應最好是獨門獨院的兩層樓房,既能出來在院子散步,又要能保證安全。周恩來的這種特殊安排,是否意味著他當時就預料到鄧小平必將重返政治舞臺,我們今天不得而知,但周恩來的安排無疑是在危急之中將被林彪推向急流險灘的鄧小平拉向了一個避風的小港灣,為鄧小平政治生涯的再度“起航”給予了希望和保證。
毛澤東說:“現(xiàn)在,請了一個軍師,叫鄧小平,發(fā)個通知,當政治局委員,當軍委委員?!薄八娜藥汀甭牶竽康煽诖?
曾參加過4月12日盛大招待會的匈牙利記者巴拉奇·代內什在她后來所著的《鄧小平》一書中,對當時同一大廳內的權力對峙場面作了這樣的描述:
眼前的景象是:這邊站著“文化大革命”的一些英雄,他們不久前剝奪了他(指鄧)的一切權力;那邊是政治犧牲者,但他現(xiàn)在又站在權力的大廳里,是副總理之一。此時此刻,他們能互相猜度些什么呢?
這位匈牙利記者的洞察力是深刻的。這里,我們無需去揣測當時雙方各自豐富的心理內涵,只是有一點是無疑的:江青一伙把鄧小平的復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在江青那兩塊陰森森的鏡片后面,露出的是一股“別高興得太早,走著瞧”的兇光。
一個月之后,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中央工作會議,討論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的有關事宜。無疑,這對于剛剛復出的鄧小平步入中央核心領導層又是一個機會。
周恩來向毛澤東建議:為了讓鄧小平更好地開展工作,是否可以考慮讓他重返政治局。因為當時的副總理除鄧小平外都是政治局委員。
江青一伙聞知后,又恨又怕。他們四處活動,極力阻撓鄧小平進入政治局。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聚集到釣魚臺康生處,密謀策劃。江青說:“鄧小平要進了政治局,今后還有我們的發(fā)言權嗎?”
康生在一旁謀劃說:“鄧小平進政治局,我是不同意的,群眾是有意見的。這個情況你們搞個材料向主席報告嘛!”
有了康生的支持,江青更是肆無忌憚:“我要當面向主席提抗議,問問他‘文化大革命’還算不算數(shù)了?走資派還要不要批判?”
張春橋不愧為“軍師”:“康老,我記得1967年4月份你在軍委會議上有個講話,是專門批判鄧小平的,講得非常全面、深刻?!?
王洪文說:“對,應該把康老的講話找出來讓群眾學一學,現(xiàn)在許多人連鄧小平犯的什么錯誤都記不清了。”
康生說:“其實,不用我的講話,也能擋住鄧小平,在全會的時候,告訴委員們別投鄧小平的票就是了?!?
江青一伙在幕后千方百計把他們在上海的死黨和幫兇大量塞進中央委員會,以增加他們在中央委員中的比重。
8月,中共十大在北京召開。在十屆一中全會上,鄧小平僅僅進入了中央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