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信如泉水,潤心田(2)

陽光下的成長對話 作者:張向葵


概括我所寫的這些信應該有兩個特點:一是“深入淺出”地將生澀的理論轉(zhuǎn)化為家長懂得的道理。我從兒童發(fā)展心理規(guī)律、特點及影響因素出發(fā),將一些書本上生澀的理論與兒童發(fā)展的具體問題聯(lián)系起來,讓家長學會從細微的教育現(xiàn)象看出問題的本質(zhì),悟出教育的道理。也就是說,很多其他形式的教育讓家長更多知道的是怎么做,而我的信告訴家長怎么做背后的道理。古人曰:“心者,人之本也。理者,事之源也。”如果家長的心靈被播種上了道理,那長出的秧苗定是茁壯的,對孩子的影響定是健康的。二是“淺入深出”地將家長提出的實際問題上升為深刻的道理。我所寫出的36封信,其主題都是來自家長們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如何理解孩子,孩子為什么不會觀察、為什么不聽話、為什么不遵守規(guī)則、為什么與眾不同、為什么說謊,等等,我將這些問題進行分類,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比喻作了“淺入深出”的解答,即幫助家長在解決孩子細小問題的同時悟出“育人于細致之處,潤心于無聲之時”的深刻道理。

為本書作自序,時逢第二十七個教師節(jié)來臨,也趕上我獲得第六屆“國家級教學名師”榮譽稱號,心中油然升起一股熱情,覺得這本書是我拳拳赤子之心捧出的不成熟禮物。因為在這份禮物中,揉進了我熱愛幼兒教育的情感,投入了我寶貴的精力,釋放了我兒童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的價值,放大了我的人生的追求。

隨著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教育觀、價值觀與成才觀的改變,我更驚喜地看到,一些家長開始主動給我寫信了,來探討孩子天性葆有、心性啟蒙及個性尊重的一些問題及好的做法。每當接到家長們的來信,我都給予認真的回復與解答。所以本書有上述的兩個特點,正是因為它源自我們真實的教育過程、真實的教育問題、真實的教育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的教育素質(zhì)提高了:懂得了孩子是獨特的個體,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天性、有心性、有個性的人;懂得了要想達到最佳的教育目的,必須首先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關(guān)懷孩子,甚至蹲下身來傾聽孩子內(nèi)心的聲音,學習孩子身上的美好品質(zhì),等等。否則,教育會是生澀的,一廂情愿的。

3年多來,每一封信都有說不清的力量與魅力。漸漸地,家長們對幼兒園的抱怨少了,對老師的苛刻要求少了,對孩子的一些小事也不再大驚小怪、夸大其詞了。更加可喜的是,對我辦園理念理解與支持的人越來越多了。家長們的表揚信、感謝信、夸寶寶日記、學習心得等如雪片般飛來,家長們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學術(shù)報告會、沙龍討論等活動也越來越主動了。同時,前來申請入園的家長也絡(luò)繹不絕。我剛到幼兒園時,園里僅有300多名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700多名了,而且準備入園的孩子提前幾年就開始排起了長隊。

當看到家長們與孩子都有了成長時,我在內(nèi)心默默地對自己說:“在此期間,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一種語言?!?/p>

這語言,是在與陽光對話,能感受到光明、積極與向上;是在與大地對歌,能感受到博大、寬闊與包容;是在與小草對舞,能感受到生機、勃發(fā)與力量。即使我寫的信不用銅號與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語,那聲音里也沒有卑瑣和暗淡,沒有濕淋淋的怯懦者的自我陶醉。

因為每封信都如同泉水,滋潤著家長的心田……

張向葵

2011年9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