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你每周都這樣做。你要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有條不紊,這樣一來,如果員工會議未能及時召開,你也可以整理一下工作籃,或閱讀那些堆積如山的資料。要么在等待配偶的時候,你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可以用這段時間打個電話,完成某項事務。據(jù)我了解,在這個星球上,沒有幾個人高度重視自己的時間和手頭的工作,努力讓分分秒秒發(fā)揮最大效果。如果你沒有這樣利用自己的時間,我就要問了:為什么不這樣做?
你上一次更新自己的項目清單(僅靠一項行動無法完成的那些工作),使其符合最新的進展、把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是在什么時間?這項工作的擱置程度也就是你承受不必要壓力的程度。
即使目前還不具備,你也一定要準備一下隨時可派上用場的捕捉思想的這種工具。
你或許也明白,你應該把頭腦中具有潛在價值或代表與自己及其他人潛在一致性的一切都充分加以利用。但要實踐這一點,你首先要在它出現(xiàn)時能及時將其用文字記錄下來。閱讀這部分內(nèi)容之后,如果想到任何“要做的事情”,你會把它記錄在哪里?袖珍筆記本、3×5英寸卡片、微型錄音機,隨便什么都行。
把這種隨時可以應用的思想捕捉工具準備妥當,讓它像生活必需品一樣發(fā)揮作用。外出時如果不帶這種工具,你應該感覺就像赤腳外出一樣怪異。這樣它就會引領你進入創(chuàng)造性思考和工作的全新境界。
順便想想……
● 你那些潛在的可清理區(qū)在哪里?
● 拿不準還有什么事情要處理時,你接下來會如何去做?
● 今天你能諒解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