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一名兒童精神分析學家的誕生和戰(zhàn)斗(5)

兒童的利益 作者:(法)弗朗索瓦茲·多爾多


因為可以自由地在語言中遨游,我最小的弟弟雅克(Jacques)輕易就進入了家庭之外的世界,很早就過上了一種輕松的社會生活。而我的大弟弟菲利普(Philippe)的“詩興”則妨礙了家人,我痛苦地看到他的藝術天賦被粗暴對待、遭受遏制。我回憶起在大姐去世之后,他即興創(chuàng)作了一部很長、很動聽的小調清唱劇來哀悼一棵被雷電擊毀的樹。該劇詩歌用一種悲壯的語言無意識地表現了全家的哀悼之情,這種語言從何而來呢?他在長長的宣敘調中插入變調哀歌,用以表達整個森林、森林中所有動植物哭悼同伴的悲痛。我一個人呆在自己的“閨房”里,聽他在自己的“兒童房”里閉門歌唱“不幸”……他關上門是為了不打擾別人。但對我來說,他的歌聲能夠幫助我生活……然后清唱劇中斷了:一個大人的聲音生硬地命令哀傷中的孩子閉口:“你這個沒心沒肺的小東西!全家人都感到悲痛,而你竟然在唱歌!”他很難過,覺得自己犯了錯,便沉默下來。這名多愁善感的小藝術家就像那棵樹一樣被擊倒了……所幸的是,過了一段時間,他傾訴傷感的歌聲又響了起來,最初是無伴奏式的,然后就是由新的悲傷歌詞構成的樸素抒情詩。當時剛滿12歲的我覺得他很勇敢,而他自己卻渾然不知。雖然大人帶著不理解和排斥的態(tài)度斥責他,但他別無選擇。

我認為,成人社會不應該以年齡、理智和學業(yè)的要求為由來扼殺兒童自發(fā)的想象力、表達天賦、奇思妙想及其本能(他不帶任何算計和任何私欲地向別人散發(fā)閃電、火花、電光以及擺脫任何商業(yè)規(guī)則的沖動),而應該讓兒童自由發(fā)揮自己的語言,使他們在幼年和青少年時期都獲得綻放。許多禁錮將由此被避免或至少受到限制。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正本清源,尊重每一個人的表現特點。

我在照顧小弟弟時,發(fā)現兒童是如何處于知識源頭的。他們是提出真正問題的人。他們尋找成人沒有的答案。成人想弄懂兒童一般是為了控制他們。成人應該聆聽兒童,而且能夠比人們通常認為的更容易發(fā)現:兒童在其所分擔的家庭和社會痛苦之外,也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自然天賦掌握著生活中愛、希望和信仰的鑰匙。

就這樣,我等著開始我的學業(yè)。在預計期限到來的兩年前,我母親同意我去學習護理專業(yè)。我馬上抓住了這個機會。無論如何,萬一醫(yī)學專業(yè)像我擔心的那樣過于難讀的話,這總歸是一門職業(yè)。

后來母親告訴我,她當時是希望我滿足于此甚至知難而退。相反,這實際上對我后來的學業(yè)幫助極大,因為很不幸,在攻讀醫(yī)學專業(yè)時根本得不到對雙手靈巧度和動作效率的訓練。反之作為護士,我們學的是如何服務病人,是在醫(yī)院環(huán)境的“背面”工作。當“醫(yī)生”過來查房時總是要給他演一出戲,只是在他走后,病人或手術患者才不再顧及自己的儀表,因為他痛苦不堪、精神沮喪。醫(yī)生身上籠罩著過多的權利或知識光環(huán),家屬不是向他們表達焦慮、心理問題或物質困難,而是向護理人員傾訴這一切及其對醫(yī)生診治方法的憂慮和恐慌。這對我來說是一所極好的學校,使我在醫(yī)院工作的頭幾年受益匪淺。

我就這樣在1933年開始了PCN(物理—化學—自然科學)專業(yè)的學習。這在當時是醫(yī)學專業(yè)的預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