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讓博弈論回歸凡塵 /1
序二 博弈就是游戲 /5
第一章 偽裝大師——怪誕行為背后的策略思維 /1
無招勝有招 /3 “剪刀石頭布”制勝玄機 /3
不利條件原理 / 4鍍金時代 /6
招搖式揮霍 /7 不買對的,專買貴的 /8
殊途同歸的凡勃倫和扎哈維 /9 燒錢做廣告 /10
背債越多,實力越強?/11 虛者虛之 /12
韜光養(yǎng)晦 /13 煙幕彈與假動作 /14
第二章 陽謀推手——不歸路上的誘導者 /15
陽謀是“助推”/16 蠶食策略 /17
舒必克博弈 /17 沉沒成本 /18
看得破,忍不過 /19 想得來,做不來 /20
學歷是個“投名狀”/21 為何“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22
承諾和一致性 /23 捆住我,綁住我 /25
第三章 囚徒困境 ——理性與利己主義的囚徒 /27
嫌犯的兩難 /28 優(yōu)勢策略和劣勢策略 /29
無法自拔的“燒錢” /30 價格大戰(zhàn) /32
恐怖平衡 /33 公地悲劇 /34
第四章 納什均衡——最壞的打算與最好的結果 /37
納什的革命 /38 什么是“納什均衡”? /39
什么“不是”納什均衡 /40 價格戰(zhàn)中的納什均衡 /42
為什么麥當勞比大米更能反映通脹?/43 命運多舛的納什 /44
第五章 重復博弈——“黑白”取決于對未來的預期 /47
土匪為什么變得比官衙還公正?/48 如果沒有明天 /50
有限重復博弈與無限重復博弈 /51 “熟人社會”與“生人社會” /51
正在形成的“新熟人社會”/53 商譽降低交易成本 /54
重復性博弈的囚徒困境 /55 “囚徒困境”的行為學檢驗 /56
社會貼現(xiàn)率與重復博弈 /57
第六章 借力打力——把“囚徒困境”當成一種策略 /61
億萬富豪的行賄計劃 /62 為價格戰(zhàn)解套 /63
利用囚徒困境讓賣家競相降價 /65 最惠客戶協(xié)定 /66
防止員工之間串通偷懶 /66 利用囚徒困境讓員工賣力工作 /67
破解考評困境 /68 破解“懦夫困境”/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