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價格戰(zhàn)中的納什均衡

怪誕博弈論 作者:孫恩棣


在我們熟悉的國內(nèi)家電價格大戰(zhàn)中,雖然不是兩個對手之間的博弈,但由于在眾多對手當中,每一方的市場份額都很大,每一個主體人的行為后果,受對手行為的影響都很大,因此,其情景大致也是如此。

如果清楚這種前景,雙方勾結或合作起來,都實行比較高的價格,那么雙方都可以因為避免價格大戰(zhàn)而獲得比較高的利潤。有人把這樣一種合作的做法,叫做“雙贏博弈”?,F(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家電價格大戰(zhàn),彩電大戰(zhàn)、冰箱大戰(zhàn)、空調(diào)大戰(zhàn)、微波爐大戰(zhàn)等等,受益者當然是消費者。

在這里,我們可以解釋廠家價格大戰(zhàn)的結局也是一個“納什均衡”,而且價格戰(zhàn)的結果是誰都沒錢賺。因為博弈雙方的利潤正好是零。競爭的結果是穩(wěn)定的,即是一個“納什均衡”。

這個結果可能對消費者是有利的,但對廠商而言是災難性的。所以,價格戰(zhàn)對廠商而言意味著自殺。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引申出兩個問題,一是競爭削價的結果或“納什均衡”可能導致一個有效率的零利潤結局,二是如果不采取價格戰(zhàn),作為一種非合作博弈其結果會如何呢?

每一個企業(yè),都會考慮采取正常價格策略,還是采取高價格策略形成壟斷價格,并盡力獲取壟斷利潤。如果壟斷可以形成,則博弈雙方的共同利潤最大。這種情況就是壟斷經(jīng)營所做的,通常會抬高價格。另一個極端的情況是廠商用正常的價格,雙方都可以獲得利潤。從這一點,我們又引出一條基本準則:“把你自己的戰(zhàn)略建立在假定對手會按其最佳利益行動的基礎上?!?/p>

事實上,完全競爭的均衡就是“納什均衡”或“非合作博弈均衡”。在這種狀態(tài)下,每一個廠商或消費者都是按照所有的別人已定的價格來進行決策。在這種均衡中,每一企業(yè)要使利潤最大化,消費者要使效用最大化,結果導致了零利潤,也就是說價格等于邊際成本。

小貼士:邊際成本

是指每一單位新增生產(chǎn)(或購買)的產(chǎn)品,所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比如,為什么麥當勞會推出某些飲品第二杯半價的策略?對于麥當勞而言,一杯飲料的成本包括了房租、水電、人工和原材料,你在買第一杯的時候已經(jīng)把所有這些費用都分擔了,后面半價的第二杯,只需要原材料的成本,即為邊際成本,而這個很低。所以,也許第二杯麥當勞從你身上賺的錢更多。

在完全競爭的情況下,非合作行為導致了社會所期望的經(jīng)濟效率狀態(tài)。如果廠商采取合作行動并決定轉(zhuǎn)向壟斷價格,那么社會的經(jīng)濟效率就會遭到破壞。這就是世界貿(mào)易組織(WTO)和各國政府要加強反壟斷的意義所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