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騰出更多時間(5)

另外8小時 作者:(美)羅伯特·帕利亞里尼


4. 完美主義:我不確定心理學上對完美主義有何見解,但是我覺得這種東西既陰沉又古怪。什么事都要做,而且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完美無缺”,這是一種可怕的病態(tài)。完美主義者自己也承認這一點,但他們說自己完全無能為力。完美主義不僅會榨干你的時間和生命,也會讓身邊的人耗盡心力。如果你自己是完美主義者、跟完美主義者同住一個屋檐下,或是在完美主義者手下工作,你就懂我在說什么了。

如果你是堅持“一切都必須完美無缺”的那種人,我僅用一段文字來說明完全幫不上任何忙。如果情況嚴重,幾乎到了執(zhí)迷的地步,我真心建議你去看醫(yī)生,有助于你釋放焦慮和壓力。

解決之道:有時候,差不多好就是夠好了。你不要浪費時間和生命,賭上一切強求百分之百,只注重至關(guān)重要的事情就好了。我會說,在我完成的工作當中,有95% 和完美相去甚遠,但已經(jīng)夠好了。我只做必要的部分,以省下時間和精力投資在其他的5% 上面:這些計劃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對我而言,真正要緊的事是要和客戶合作、寫作及做一個好父親、好丈夫。找到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以及這些事要達到多完美才合情合理。其他的呢?你只要設(shè)定及格(不及格)的標準,不要什么都要拿優(yōu)等。

5. 追求極致:大概在10 年前,我讀到一篇闡述追求極致與知足常樂的文章。這個概念因為巴里· 施瓦茨的著作《無從選擇》一書而風行一時。為了追求極致,你心中懷著要找到最好的目標,因此必須分析、比較每一個選擇。若追求知足常樂,你就會限制選擇數(shù),接受第一個讓你滿足的選擇。追求極致和憂郁、后悔息息相關(guān),而且人們通常會覺得最后的選擇也沒那么讓人滿意。

解決之道:施瓦茨建議,我們首先要認識到什么東西最重要,以及真正想要什么。一旦我們了然于心之后,就可以展開搜尋流程。一旦有任何選擇滿足你的標準,你就停止搜尋和比較!一旦你作出決定,就要把目光放在選擇的正面價值上,避開要繼續(xù)搜尋、比較的誘惑。你已經(jīng)作出了選擇,繼續(xù)往前邁進吧。

6. 雜亂無章:在這個星期,你因為要找鑰匙、文件、電子郵件而浪費了多少時間?信息量過大要求你得想辦法發(fā)展出一套搜尋和儲存東西的方法。

解決之道:我運用一套包含4 個步驟的方法來幫助我保持井然有序。東西越多,就有越多東西要整理,我做的第一件事是限制東西進來。我把自己的名字從各種大宗郵件及轉(zhuǎn)發(fā)名單中刪去,從實體的訂閱及郵寄名單內(nèi)消失。其次,我做事的哲學是,除非有必要的理由,否則一切皆可拋。我必須說服我自己,別再丟東西了!第三,對于要保留的一切,我會掃描成PDF 文檔,并用一套檔案管理軟件來管理(我用的是FileCenter)。一旦完成掃描,我就丟棄或銷毀原始文件。掃描書面文件的好處是這不占空間,你可以馬上找到文件,而且還可以備份這些檔案。如果你收傳真,可以使用電子傳真來替自己省點時間。電子傳真會把內(nèi)容轉(zhuǎn)變成PDF 文檔,然后用電子郵件寄給你。這樣一來,你就完全不用自己動手掃描了。如果你在管理及(或)搜尋電子郵件這方面有問題,可以使用相關(guān)的電子郵件搜尋工具。第四,如果我一定得留住原始文件,我會交給我太太歸檔。我非常善于管理電子文件,但是管理實體文件卻是一塌糊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