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到紅花會在面對韓文沖時,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但這并不值得炫耀——大幫會的一群高手面對一個武功平平的落單者,就好像一幫拿著槍的面對一個赤手空拳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這樣的勝利,并不能說明紅花會是一個多么牛的幫會,事實上,紅花會固然人多,領導班子也很龐大,但要說組織管理、辦事效率,那可不是一般的差。他們在書中的第一次團隊作戰(zhàn)——首次營救文泰來,就暴露了其組織的混亂。
營救文泰來是紅花會的一個大項目,幾乎貫穿了半本書,這直接考驗著紅花會的執(zhí)行力。第一次營救文泰來,是在張召重押送文泰來的路上,對方只有張召重一名高手,還有幾名御前侍衛(wèi),都是二流高手,加上副將曹能、參將平旺率領的四百兵馬。
從實力上來看,紅花會占據(jù)了明顯優(yōu)勢,而且還有大隊回人相助,但從結果來看,紅花會很像當年的中國足球,臨終場來個黑色三分鐘——之所以說是當年的中國足球,是因為現(xiàn)在的中國足球一上來就會被人打趴下,根本熬不到臨終場。
應該說,紅花會的前哨戰(zhàn)打得不錯,沉重打擊了對手的信心,還消耗了對手的有生力量。先是衛(wèi)春華和石雙英二人戲耍清兵,并報信給文泰來,告訴他大家會來救他;緊跟著是黑夜中在客店放火,并擊殺數(shù)十名官兵;然后是西川雙俠常氏兄弟半路“扮鬼”,用黑沙掌冒充“鬼手”,讓官兵喪膽,讓張召重駭然。
緊跟著就轉入正題——赤套渡之戰(zhàn)。在這次戰(zhàn)役中,紅花會聲勢逼人,先是蔣四根扮作艄公,把部分官兵騙上羊皮筏子,喂了水鬼。緊跟著,紅花會群雄露面,一字排開,氣勢不凡。
但是一切到此為止,紅花會此后的表現(xiàn),如一團散沙,毫無組織紀律性可言。
首先是陳家洛的搶先出場,打頭陣這事情應該屬于先鋒,主帥先行往好里說那是身先士卒,往壞里說那就是腦子少根筋。在中國官場上,誰都講究個排場,談事情也講究“門當戶對”,其實這不完全是擺架子,對等談判、對等交易,其實是一種平衡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