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父親出任團中央第一任書記(1)

失落的巔峰:六位中共前主要負責人親屬口述歷史 作者:周海濱


1952年7月,父親從南充川北區(qū)黨委調北京工作,一行四人,其中有秘書曹令中、警衛(wèi)員藍天祿和我。

父親上京時的興致很高,意氣昂揚,真有一股事事爭上游、處處比先進的勁頭。那時也有“小廣播”,人們風傳他要去政務院建筑工程部任常務副部長,部長的后備人選是陳正人同志。陳正人同志早年隨毛主席開創(chuàng)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他的夫人彭儒同志也是井岡山時期的老戰(zhàn)士、老資格。胡陳二人相識很久,彼此關系很熟,我父親很愿意在他領導下工作。

我想,傳言比較可靠,因為這事是我外祖母告訴我的,她都知道,可知傳言范圍之廣,可信度也就大了。為此,父親十分興奮,能為全國城市搞基礎建設,為老百姓修建房屋,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在北京翠明莊,有一天我看到父親匆匆從外邊回來,徑直一人走進客房,一下坐在床上,右腿盤在床邊,左腳垂落在地,半晌沒有言語。沉思一會兒后,他慢慢抬起頭來,面帶一絲笑意看了看我,仿佛自言自語地說道:“我的兒子都這么大了,還讓我做青年團的工作?哼,沒有想到。真沒有想到……”邊說邊搖頭,一掃來京時的興奮。

事后不久,聽周圍的同志們講,那天是劉少奇同志找他談話,分配他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工作。對團中央第一書記的人選,有兩位候選人,一為胡耀邦,一為陳丕顯。名單上報黨中央時,毛澤東同志圈定了胡耀邦。父親當然服從了中央的決定,但他獨自一人發(fā)的輕微牢騷,恐怕只有我一人知道,同時陳丕顯的名字也深深印入我的腦海。那時他正任蘇南區(qū)黨委書記兼軍區(qū)政委,那里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發(fā)達的地區(qū)。

父親到團中央工作的當年,毛澤東同志就給他出了兩道題目:一個是黨如何領導團的工作;另一個是團如何做工作。第二年,毛主席借團代會召開之際,親自回答了這兩個問題。

毛主席講話開門見山第一句話就是:“青年團對黨鬧獨立性的問題早已過去了?,F在的問題是缺乏團的獨立工作,而不是鬧獨立性。”他高屋建瓴的判斷和氣勢一下子吸引了到場所有的聽眾。正當大家關注毛主席怎樣闡述黨團關系,什么是獨立性這樣重大嚴肅的政治問題時,毛主席卻話鋒一轉:各地黨委反映,對青年團的工作是滿意的,現在要來個不滿意,就是說青年團的工作還沒有適合青年團的特點搞些獨立活動。14歲到25歲的青年們,要學習要工作,但青年時期是長身體的時候,他們的學習和工作負擔都不能過重,青年人就要多玩一點,要多娛樂一點,要蹦蹦跳跳,不然他們就不高興,以后還要戀愛結婚。他們一要身體好;二要學習好;三要工作好。在場聽眾怎么也沒想到毛主席會講出這么一番話。體貼入微的話語叫人凝神屏氣,講話時的魅力風采又令人贊佩傾心。毛主席意猶未盡,又談到學生的睡眠。他認為8小時不夠,要9小時,因為學生們容易神經衰弱,經常睡不著醒不來。這真是對青年慈父般的關懷。說到這里,毛主席態(tài)度一轉斷然說道,要下一道命令,不要討論,要強迫執(zhí)行。革命帶來許多好處,但也帶來一個壞處,就是大家太積極太熱心了,以致過于疲勞。這是談話的第一個層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