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 言/歷時80年的研究揭示的健康和長壽的驚人秘密(2)

人格決定壽命 作者:(美)霍華德.S.弗里德曼


已故的喜劇女星露西爾·鮑爾(Lucille Ball)有自己的一套保持年輕的秘訣:生活要真誠、吃東西要細嚼慢咽、真實年齡要隱瞞。①露西爾的健康秘訣有道理,但也有問題。我們的研究顯示,真誠地活著確實很重要,細嚼慢咽與健康長壽關(guān)系不大,但對真實年齡說謊對研究人員則是一個挑戰(zhàn)。其實我們發(fā)現(xiàn)了導(dǎo)致這些錯誤結(jié)論的共同原因,因此我們可以說服持這類錯誤觀點的人們。

許多健康長壽研究的缺陷是,研究者過分依賴被試(實驗或研究的參與者)在調(diào)查問卷上的回答,即所謂的“自我報告”,自我報告中的回答往往是主觀的、不準確的。因為想避免這一問題,所以我們更愿意相信死亡證明。如果一個人的死亡證明上注明其死亡日期是1989年4月26日的話,我們就有理由確信,此人在那一天之前是活著的。雖然露西爾·鮑爾不是推孟博士研究的被試,但她的一位好朋友是,你將在后面讀到。

關(guān)于健康和長壽的很多“共識”,大多基于人們的一些片面理解。原因遠不止“自我報告”產(chǎn)生的偏差。除了很多基于個人私利而炮制的健康研究歪曲結(jié)果外(我們聽說許多研究人員受贊助單位影響而歪曲研究結(jié)果),還有很多并非故意的偏頗或關(guān)于健康的錯誤說法。這就像我們每天在實驗室做實驗一樣,永遠不可能確保我們的結(jié)果是完全正確的。

我們可以把健康的人作為研究對象,但是這個“健康的人”和誰來比較呢?假如我們能確定兩個人出生時的身體狀況完全一樣,隨后一個人只吃花椰菜,而另一個人只吃牛排的話,我們或許能說,對這兩個人的對比是可信的。但是幾乎所有的流行病學(xué)研究,即使是上了頭條新聞的,也都要考慮研究對象的諸多差異,有些差異還不為我們所知。比較素食主義者和芝士漢堡包愛好者的;服藥者和拒絕服 藥者的,這些研究肯定存在著某些缺陷。雖然研究人員都會力求準確,但如此復(fù)雜的人類健康研究總是會存在某些局限。所以此類研究得出的數(shù)據(jù)和結(jié)論就有多種解釋方法。

所以,避免出現(xiàn)陷阱和偏差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追蹤被試的一生。分析這些人的哪些特征影響了其生命質(zhì)量、行為習(xí)慣和一生的結(jié)果,分析什么原因?qū)е铝诉@些背景相似的人在健康和長壽上的差異。我們對健康和長壽的研究過程,正是對這些參與者完整一生的逐步研究。而這本書就是我們這項研究結(jié)果的首次全面報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