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人群的死亡風險比較
有些人在青少年時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在長大后會發(fā)生變化,他們或者走上有利于健康的生活道路,或者形成容易生病的生活方式。雖然從兒童到成年人的成長過程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和一致性,但我們也發(fā)現(xiàn),很多成年人的生活方式與其童年時期的差別很大。比如,有野性和講義氣的兒童,在40歲生日后竟然戒酒了;而謹慎小心的兒童,在中年時改變了已經(jīng)習慣了的生活方式,并且買了紅色敞篷跑車。盡責性人格特質(zhì)在長時間內(nèi)的不同變化和健康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我們進行了4種人群的比較(在約瑟夫·施瓦茲博士的建議之下):
第一種人像帕特里夏那樣,他們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都具有很高的盡責性(屬于人群中前25%之列);
第二種人在童年期是盡責的,但到成年期都變成了不盡責的人;
第三種人像詹姆斯那樣,小時候是個機智圓滑的孩子王(低盡責性),但是在成年早期成長為最有盡責性的人。
第四種人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都不盡責。
我們發(fā)現(xiàn)第一種人在任何年齡死去的風險都最小,而第四種人在任何年齡死去的風險都最大,另外兩種人的風險在中間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