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歷史選擇了南昌城(7)

星火燎原:建軍的那些人與事 作者:哈戰(zhàn)涌


主持軍事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周恩來說,國共分裂了,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起義

周恩來是黨內(nèi)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重要開拓者之一。1922年12月,尚在法國參加勤工儉學的周恩來就認識到軍隊的重要性。他在《少年》雜志上發(fā)表文章,說:“真正革命非要有極堅強極有組織的革命軍不可。沒有革命軍,軍閥是打不倒的?!?924年9月,周恩來從歐洲回國。11月,受黨的委派和孫中山的任命,周恩來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針對昔日政治部既“無具體組織”,又“很閑淡”的落后狀況,他選調一批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到政治部工作,分設指導、編纂、秘書三股,成為真正的政治工作機關。周恩來親自制訂“政治課程訓練計劃”,對士兵頒布“革命格言”,進行“日課問答”,出版《軍事政治月刊》等進步刊物,推行列寧創(chuàng)造紅軍的經(jīng)驗。當時,周恩來年僅26歲,但他以出眾的愛國精神和忘我的工作作風,很快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為了在黃埔軍校積極開展黨的工作,他建立和領導了中共黃埔特別支部,為進步軍事青年指引方向。

1925年初,盤踞在廣東惠州、潮州、汕頭的反動軍閥陳炯明的軍隊,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陰謀進攻廣州,推翻廣州革命政府。為了鞏固和發(fā)展廣東革命根據(jù)地,2月,廣州革命政府以黃埔軍校兩個教導團3000多人為主力,舉行了討伐陳炯明反動部隊的第一次東征。周恩來擔任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在東征過程中,周恩來領導政治部與各級黨代表緊密合作,鼓勵校軍堅持戰(zhàn)斗到底,致使黃埔學生軍打出了雄威。年輕的勁旅從2月出發(fā)到3月底,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以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打垮了陳炯明的主力部隊3萬人,迫使陳炯明率殘部困守惠州,取得了第一次東征的勝利。惲代英說,廣州青年革命軍“以少勝多,每戰(zhàn)必克,使陳炯明、林虎諸賊聞風破膽,這一成績令一切革命青年誠心敬佩,這為中國的革命前途開了一個新紀元!”

當時曾是軍校學員的徐向前回憶說:“在周恩來的主持下,軍校的政治工作相當活躍,革命性、戰(zhàn)斗性很強,有力激發(fā)了師生的革命熱忱。”后來,毛澤東在總結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經(jīng)驗時,說:“那時軍隊有一種新氣象,官兵之間和軍民之間大體上是團結的,奮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滿了軍隊。那時軍隊設立了黨代表和政治部,這種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沒有的,靠了這種制度使軍隊一新其面目。一九二七年以后的紅軍以至今日的八路軍,是繼承了這種制度而加以發(fā)展的?!?/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