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攜兒上戰(zhàn)場(1)

國共往事風云錄1:從黃埔到北伐 作者:尹家民


2月的廣東是暖和的。士兵穿得很少:薄藍布做的軍上衣,露著膝蓋的短褲,穿草鞋,打著裹腿。有些人背上掛著大圓草帽,另一些人拿著傘,或把支帳篷用的橡皮粗布卷成筒狀扛在肩上。這一切都是為了行軍時遇上熱帶傾盆大雨用的。沒有做雨衣的錢。人人脖子上戴著一條紅巾。他們走上兩三個小時休息15至20分鐘。因為沒有行軍灶,所以午飯時休息時間也不長。士兵在早晨行軍之前和晚上就餐。飲食主要是大米飯和青菜之類,因此飯做得很快。因為行軍體力消耗大,飯菜又沒有什么營養(yǎng),常常是飯一做好,還沒到開飯時間,士兵就把飯菜吃光了。

2月13日晨8時,敵人從惠州和淡水攻擊右翼軍粵軍第二師。第二師師長張民達是位奇特的將軍。在和敵人相遇后他指揮部隊展開作戰(zhàn),然后就不慌不忙地下到高地的斜坡,從轎子里取出煤油爐子和食品,根據(jù)時間早晚開始做早飯或午飯。他有時登上高地的指揮所,通過支在三腳架上的望遠鏡觀望戰(zhàn)場,如果他認為一切正常,就又走下來繼續(xù)準備他的食物或者吃飯。葉劍英是他得力的參謀長。第二師不僅擊退了進攻,而且以靈活的戰(zhàn)術成功地俘獲了約三百名敵軍,繳獲了一批步槍和三挺機槍。

張民達想比蔣介石早些占領淡水,這樣他就有權向市民收稅了。由于直到淡水城下的進軍都很順利,張民達決定事先不進行準備,只等這天天黑就闖入城去,而且只從自己的警衛(wèi)部隊中撥出一個連去達到這一目的。該連在執(zhí)行命令時,在一座橋邊遭到機槍掃射,連長和很多士兵陣亡,該連只好撤回到出發(fā)陣地。

2月14日,二師把敵人從塹壕趕到了通往淡水南邊的要沖,仍然孤軍奮戰(zhàn),企圖占領該城??伤麄冎挥幸婚T大炮,無法在城墻上轟開一個缺口。淡水城周圍是石頭城墻。墻厚一公尺,高四到六公尺,可以抵擋子彈的射擊,墻上沒有炮眼,炮塔上的幾扇門都關著。

黃埔校軍是在下午2時左右從南面接近城市。在離城五六公里處,二團蘇聯(lián)顧問帕洛從望遠鏡里看到離城不遠的山坡上飄揚著第二師的國民黨旗,便通知團長王柏齡。但是,王柏齡沒有及時通知先頭部隊,他們就向二師的一個營開了炮,對射持續(xù)了15分鐘,幸好沒有造成嚴重傷亡。

下午5時,蔣介石趕到,在炮兵連附近設了指揮所。周恩來、葉劍英、蘇聯(lián)顧問加倫與蔣介石商討如何攻城。

蔣介石昨晚沒睡好,兩眼布滿血絲。原因是他帶著16歲的蔣經(jīng)國和9歲的蔣緯國。蔣介石的行軍床太窄,兄弟二人只能有一個人跟父親擠在床上,另一人必須睡在冰冷的地上。蔣經(jīng)國當然讓著弟弟,自己睡在地上。睡至半夜,蔣介石叫他倆輪流上床來睡,結果直到天亮,誰也沒睡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