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參加敢死隊!”陳賡向周恩來主任請求。
“你還是在教導隊一團當宣傳隊長?!敝芏鱽砑彼俚厥掀В凵蠘屘?,“做好宣傳鼓動工作,你的力量就是十個敢死隊,一百個敢死隊!”
“那我到前方去!”
“走,我和你們一道去。”
陳賡發(fā)現(xiàn)站在路旁的杜聿明垂頭喪氣,問道:“你站在這兒干什么?”
“嘿,我倒霉!”
原來杜聿明畢業(yè)后,被分配到第一團一營三連當見習官兼軍需上士。他過去管理家務(wù)的經(jīng)驗,竟在軍隊里派上了用場,士兵伙食費一月六元,每天菜金才一角多錢,他精心安排,帶著炊事兵上街買菜,然后又跟著下廚做飯,全連伙食辦得很好,深受連長和士兵的稱贊,不久把他升為第二排副排長。杜當?shù)脚砰L以后,對士兵管理嚴而偏苛,士兵稍有疏忽,他動輒就處罰跑步或斥罵,以致不得兵心,在連里待不下去。
陳賡把他拽進隊列,說:“到宣傳隊來吧?!?/p>
“我不會宣傳?!?/p>
“很簡單。就按周主任說的,一是宣傳國民革命的偉大意義;二是動員和組織民眾;三是維護檢查軍風紀,搞好軍民關(guān)系。走吧,咱們比部隊先出發(fā)。”
周恩來建立了行軍作戰(zhàn)中的一整套政治工作制度。他經(jīng)常派出宣傳隊走在部隊的最前面。宣傳隊到處貼標語,向老百姓宣傳,爭取人民群眾的了解和支持。在每個士兵胸前所佩符號的背面印著“愛國家,愛人民,不貪財,不怕死”的字樣,由各連黨代表經(jīng)常對士兵講解這四句口號的意義。他要求軍隊保持嚴明的紀律。校軍一律頸系紅巾,軍服整齊。軍校政治部提出:不擾民,不拉夫,買賣公平,不強占民房。士兵們一邊行軍一邊高唱《愛民歌》:“扎營不要懶,莫走人家取門板,莫拆民房搬磚頭,莫踏禾苗壞田產(chǎn),莫打民間鴨和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