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閣下的備忘錄容明日答復,閣下查閱過余等的委任狀認為可以嗎?”
李:“格式非常正規(guī),沒有遺憾之處?!?/p>
伊藤:“如無疑議,請閣下接受余等的委任狀,余等也接受閣下的委任狀?!?/p>
李:“可以,閣下對余的委任狀滿意嗎?”
伊藤:“當然(微笑),只是余的委任狀有我天皇御親署名,而閣下的委任狀只有國璽印,沒有貴國皇帝陛下的親署。”
李:“按押國璽印乃我大清國之慣例,與他國親署有相同效力。我國向他國派遣使臣,委任狀一律用國璽而非親署,此乃恒例。如若他日像貴國一樣進步了,說不定皇上也會親自署名。然,余想這種變更還需幾多歲月?!?/p>
伊藤:“余并無以此為難閣下之意,說來清國何故不認同他國的例規(guī)呢?”
李:“在我國的禮儀中,臣下對君主是不能有違禮儀的?!?/p>
伊藤:“清國皇帝陛下乃聰明之君,此種禮儀一定會改變的。貴國前回的使節(jié)空手而歸,著實令余等深感遺憾。然而當時貴國所交付的委任狀不但不完整,反讓余等認為貴國沒有真實求和之誠意。因此今回閣下履行使命前,余等為貴政府實現(xiàn)求和之愿望盡到了最大努力。閣下是貴國政府德高望重的人物,定會洞察到這些事實。余等首先希望確認,貴國是真誠為求和而來的嗎?”
李:“我國政府對于求和充滿誠意,如果沒有誠意,余也不會被任命全權使臣遠道而來,請閣下諒察。余是閣下的舊知,于公于私都應該開誠談話,切望閣下有相同感懷?!?/p>
伊藤:“余深感責任之重大,雖明了閣下談判之誠意,只是還期望閣下憑借素來的經(jīng)驗和肚量,做出妥局的氣度?!?/p>
李:“在歐洲人眼里,清國和日本是亞洲中兩個卓越的大國。我等系相同人種(黃色人種),有類似的文學,社會的相似之處也很多。作為敵人我等更應該是兄弟,從對立關系轉向相互重視的立場。兩國之間為一些不同認識爭斗不休,對友好關系是不益的。閣下比任何人都深知我等東洋人在西洋人眼里的位置,西洋人坐山觀虎,現(xiàn)在正是黃色人種應該提防白色人種的時期,余慶幸今回的戰(zhàn)爭消除了我等間結成聯(lián)盟的障礙?!?/p>
伊藤:“余在天津時,曾為貴國提出許多改革的進言,可是多年來完全沒有任何變化,余感到非常遺憾。”
李:“的確,日本正在發(fā)生著驚異的變化,閣下的指導對我國的進步和發(fā)展有深刻的意義,余與閣下一樣未能誘導我的國家,令老朽深感慚愧之至。余相信我朝今后也會改革,然,我國地廣人多,有二十一省大行政區(qū),改革比日本要花費更長的年月。余意中的改革愿望并未破滅,余曾經(jīng)在閣下面前預言過未來的改革,閣下還記得嗎?余認為今回的戰(zhàn)爭得到兩個好的結果,第一是歐洲的陸海軍作戰(zhàn)方式,被黃色人種成功應用得到了驗證。第二是永眠的中華開始覺醒,日本給予清國的刺激,相信對我國將來的進步會發(fā)生最有益的影響。我國人民對貴國抱怨之聲甚多,然,與抱怨之感懷相比,余個人也許應該感謝貴國喚醒了中華國人。如前所述,清日兩國乃東洋之大國,科學的知識日本與歐洲均勢,清國又有莫大的天然資源,所以兩國聯(lián)合起來對抗歐洲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伊藤:“余相信天為全人種而公平,如果清國從內(nèi)心希望改良政治,閣下的愿望最終實現(xiàn)是不容置疑的。
李:“余念愿踏遍貴國,尋找我國進步之源,然,余已高齡古稀,縱然學習閣下偉業(yè)之經(jīng)驗,欲憾余年不多矣。
伊藤:“我國的進步乃我皇陛下威德的結果,絕非余等之力所及。
李:“貴國皇帝陛下聰明睿智,御身心全傾于國事令人敬仰,然,若沒有輔佐陛下的賢相,沒有陛下對閣下的信任,總理一國亦難當大任。余毫不懷疑明君賢相國運昌隆之理。
伊藤:“(話題轉移)閣下希望繼續(xù)留在船上嗎?
李:“否,余聞聽貴方已經(jīng)鄭重準備了下榻之所,希望盡快上陸入宿,不辜友人之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