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瓦烏作戰(zhàn)失敗,原本為日軍第2戰(zhàn)線的萊城·薩拉莫亞地區(qū)暴露在美軍面前,成為第1戰(zhàn)線。因此,如果美軍當時乘勝追擊,也很有可能占領萊城·薩拉莫亞地區(qū)。那樣的話,日軍在布納地區(qū)的犧牲則變得毫無意義。
事實上,薩拉莫亞地區(qū)的日軍兵力只有從瓦烏敗退下來的岡部支隊一個大隊、南海支隊從吉爾沃陣地撤下來的1000名殘兵和山縣大隊的殘兵,合計不足3000人。其中還包括大量無法行動的重傷病員,可以參加戰(zhàn)斗的日軍士兵數(shù)不到1000人。
得知岡部支隊敗退后,無論是拉包爾的方面軍司令部還是第18軍司令部,全都大失所望。雖說如此,日軍也沒有放棄這一方面的作戰(zhàn)計劃。
其實,當時司令部還收到了一個捷報,使指揮官和參謀們又恢復了精神。這個捷報就是從朝鮮趕來的第20師團和從中國北部趕來的第41師團,在新幾內(nèi)亞中部的韋瓦克平安登陸。第20師團的士兵基本都來自北九州,第41師團則以宇都宮和上州的年輕人為主力。
這兩個師團登陸后,要在未開化的韋瓦克地區(qū)修筑陣地,并且在這里阻擋美澳聯(lián)軍。
如果把新幾內(nèi)亞大體看做日本本土,那么中央部的韋瓦克就相當于日本的大阪,萊城·薩拉莫亞地區(qū)相當于仙臺?!暗?1號作戰(zhàn)”的意圖就是“仙臺”的日軍拖住美軍,“大阪”的日軍趁機修筑堅不可摧的陣地。然而,此時在萊城·薩拉莫亞地區(qū)的日軍異常狼狽,因為現(xiàn)在萊城·薩拉莫亞地區(qū)的日軍陣地已經(jīng)完全暴露在美軍面前,美軍一旦發(fā)起攻擊,日本的守備隊根本不可能守住陣地。
“我們到底該怎么辦才好?”
“韋瓦克登陸的兩個師團不能送來援軍嗎?”
“開什么玩笑。從韋瓦克到薩拉莫亞根本就沒路。60公里的路都走了13天,七八百公里的路該怎么走?。《业教幎际巧?,援軍邊找路邊前進,恐怕至少得用半年吧!”
雖說如此,日軍也不能放棄萊城·薩拉莫亞地區(qū)。拉包爾的陸、海、空主將和參謀們連日商討,最后決定用運輸船把中野英光的第51師團送到萊城·薩拉莫亞地區(qū)。
此時,第18軍司令官中將安達二十三也坐不住了:“好的!趁這個機會把軍司令部也送到萊城·薩拉莫亞地區(qū),與敵軍背水一戰(zhàn)吧?!?
這理所應當。中將安達二十三麾下的第20師團和第41師團已經(jīng)到了新幾內(nèi)亞。第51師團是否能平安地渡過丹皮爾海峽暫且不談,第18軍司令部確實只能抓住現(xiàn)在這個機會,遷到新幾內(nèi)亞。
因此第18軍立即開始了“第81號作戰(zhàn)”。除了岡部支隊外,第51師團還剩下7300名日軍士兵及彈藥糧草2500噸。日軍挑選出速度較快的運輸船“旭盛號”、“泰明號”、“帝洋號”、“愛洋號”、“野島號”、“建武號”、“大井川號”、“神愛號”,負責把士兵和糧草彈藥運到新幾內(nèi)亞。
為了護送這支運輸船隊,海軍從第3水雷戰(zhàn)隊劃出了8艘驅逐艦。另外海軍和陸軍各提供護衛(wèi)戰(zhàn)斗機100架。
可以說日本海、陸軍都極為重視這次作戰(zhàn),都使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負責指揮艦隊的是海軍少將木村昌福。第18軍司令官中將安達二十三和參謀長少將吉原矩乘坐驅逐艦“時津風號”、第51師團師團長中將中野英光乘坐驅逐艦“雪風號”,于3月2日零點30分從拉包爾出發(fā)。
這又是一場“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