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春諸記聞》里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宋末,司馬光有個侄兒名字叫做司馬槱,字才仲,中了進士后,在陜西關中做一幕官。
有一天,司馬才仲正在午睡,恍惚間看到一位身著古裝的美麗女子,款款地走了進來。在簾幕之間,她手執(zhí)檀板,幽幽唱道: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
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
才仲驚訝于曲詞的優(yōu)美,忙問曲名是什么。她說叫《黃金縷》,并且告訴才仲,將來會和他在杭州見面,說完就不見了。
才仲夢醒,悵然若有所失。
這司馬也是個才子,他知道《黃金縷》即是詞牌《蝶戀花》的別名。而夢中那位女子所唱,實是一首《蝶戀花》的上片。
他就把夢中的情景續(xù)成詞的下片,道:“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徹黃金縷。望斷行云無去處,夢回明月生春浦。”愛慕之意,盡在詞中。
不久,司馬才仲因蘇軾的舉薦,調(diào)任杭州幕官。才仲到任不滿一年,就開始生病,病不輕,可也不重,然而纏纏綿綿,卻怎么也治不好。
才仲有一艘畫船,每當風和日麗之日,他常常乘船到江上游覽。因為久臥病榻,此船停在錢塘江邊,已多日不用。這天,船上的艄公忽然見到才仲健步走來,神采奕奕,不禁大為奇怪。再見他手挽一位從未見過的絕色麗人,兩人一同上了船。
更讓人驚訝的是,才仲和麗人上了船,沒等船工解纜開船,那船就自行飄走了,隨波蕩漾,不久就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
船工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驚魂初定之后,趕緊奔向家中報告。等他們跑到才仲家,聽到哭聲四起,才知道才仲剛剛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