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一個小時,魚幼薇即揮筆寫下一首五律《賦得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清詞麗句,文采飛揚,溫庭筠反復吟讀著詩句,覺得不論是遣詞用語、平仄音韻,還是意境詩情,都屬難得一見的上乘之作。
溫庭筠把這首詩帶到了很多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得到當代大詩人的褒揚,魚幼薇的文名更加遠播。誰都知道,長安城某街道里住在一個亭亭玉立、傾國傾城的女神童。
從此,溫庭筠經常出入魚家,為小幼薇指點詩作,儼然成了她不收費的老師。不僅不收學費,反而不時地幫襯著魚家,整個一個“希望工程”的先驅踐行者。
溫詩人是年少魚幼薇交往的第一個異性。二人的關系很微妙,既像師生,又像父女、朋友。情竇初開的小魚姑娘,曾把一顆春心暗系在老師身上,不顧審美需要地愛上了這個長相有點對不起觀眾的男人,誰叫人家溫詩人有才呢!女人總是因崇拜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