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月二十二日 晴(1)

我們的戰(zhàn)國 作者:櫻雪丸


文明五年(1473)

四月二十二日 晴

戰(zhàn)爭爆發(fā)至今已經(jīng)六年了,在這六年里,東西雙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說真的那實在算不上打仗,更像是在瞎折騰。

為了避免摻和到這場折騰里,在三年前我便決定離開京都的那個村子,四處游歷一段時間。

本來想勸說太郎等幾個跟我比較要好的村民一起走的,但他們卻死活不肯。

“土地對于我們而言,不但是賴以生存的資源,同樣也是我們的棺材?!?/p>

村長是這么說的。

即便身處亂世,即便是最卑微的農(nóng)民,卻也有著連武士的鋼刀都無法斬斷的羈絆情懷。

文明二年(1470),我走了。

“大師,我們等你回來。”太郎說。

我點了點頭。

這一去,便是三年。

直到文明五年(1473)開春,我才又重新回到了原來的村子,而太郎他們居然還在,老村長也活得挺健康,只不過提起這三年的日子以及對未來的打算,任誰都是一臉的哀愁。

因為等于是去逃難避亂的,所以自然也就沒那閑心思寫日記了,怎么著都得以身家性命和溫飽冷暖為重吧。

而今天之所以又重新拿起筆來繼續(xù)記日記,一來是為了慶賀一下老子活著回來了,二來則是突然想起了一個人,確切地說是一個妹子。

話說在我游歷的那段時間里,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待在奈良,因為那地方寺廟的數(shù)量和級別僅次于京都,而且也有不少當年的老相識,去了至少吃飯沒問題。

然后在某日,我吃飽了午飯正四處閑逛,突然迎面走來了一位姑娘,當她來我跟前的時候,很離奇地停住了腳步,并且問道:“這位路人,您要聽我吟唱一曲么?”

由于流年不利的緣故,所以像我這樣四處逃難的人很多,于是便催生了好些沿街賣唱乃至賣身的職業(yè),也算是戰(zhàn)爭所帶來的一種所謂的“繁榮”吧。

因為對方是個姑娘家,而我又好歹也算得道高僧,自然是不能直勾勾地盯著人家的臉看,這目光一定得往下移,但又不能盯著胸,于是經(jīng)過一番上下亂動之后,我的眼光最終落在了她的脖子上,真白??!

唯一讓我感到費解的是,一般人家看到我之后的稱呼都是“這位大師”或者“這位長老”,怎么這姑娘偏偏叫我路人?難道她看不到我引以為自豪的那一抹光頭和象征著歲月磨煉而飄揚在胸前的白胡須么?

“請問……”估計是我太久不說話,她又開了口。

“啊,你唱吧,唱吧。”離開京都時間太久,老長一段時間都沒聽到人唱歌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