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商社:無孔不入的神秘情報力量
財閥秘史
財閥的出現是日本歷史上既獨特又影響深遠的一種現象。
財閥崛起于19世紀末期。它有點類似于中國古代的官商,但卻走得更遠,其組織體系、運轉模式更加完備和有效。
那么,該怎么定義日本財閥呢?
日本經營史學家森川英正認為,財閥就是“由單一家族或者由此擴大的家族而壟斷擁有的系列企業(yè)”。這只是從組織結構上說的,他忽視了財閥的政治和商業(yè)特性。
財閥的第一大特性就是政治關聯性。它是一種深具政治影響力的超級商業(yè)組織。其不可忽視的政治影響力來源于財閥跟政府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和利益聯合。
它一方面為政府提供貨物,充當顧問,一方面又跟政治人物建立某種特殊關系;政府利用它獲得巨大的智庫支持,又憑著與政府的特殊關系,從中獲得巨額利潤。彼此相互依賴,互為支撐。而財閥的首腦或領袖往往是身價極高的大商人或金融家。
從某種程度上說,財閥興起的歷史就是一部日本崛起的秘史。事情還得從19世紀中葉說起,那時的世界,堅船利炮橫行,依靠軍事武力就能征服一個國家。那時的日本也面臨著被征服的危險。
1854年,美國依靠炮艦政策敲開了閉關鎖國的日本大門,正如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英國叩關大清帝國一樣,但結局卻大相徑庭。日本明治維新之后,德川幕府被推翻,資本主義興起;而中國卻一步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民族資本主義艱難前行。
明治維新的一個重要的結果就是,確立了天皇的權力。在這一過程中,商人和金融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僅以三井財團為例。作為日本第一財閥的三井家族,來歷非同凡響。早在17世紀末,三井家族就建立起類似于晉商錢莊票號式的金融網絡,可是時間卻比晉商早了100多年。更為重要的是,三井家族的命運與統(tǒng)治日本200多年的德川幕府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
三井作為德川幕府的金融代理人,為德川幕府的統(tǒng)治貢獻了不少力量,當然也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尤其是在美國叩關以后,德川幕府更加信賴三井家族,規(guī)定外國銀行的所有本地業(yè)務,都要經三井家族的手辦理,這使得三井家族在日本金融與商業(yè)界一家獨大。
然而,形勢比人強,三井家族敏銳地洞察到了風向標的變化。
1867年的冬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三井家族的掌門人三井三郎助內心忐忑不安,日本的局勢非常嚴峻。天皇打出“王政復古”的政治旗號,以長洲藩和薩摩藩為首的倒幕派,正跟德川幕府進行著殊死搏斗。顯然,腐朽沒落的幕府敗勢已現。這是關系三井家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最終,三井做出決定:同德川幕府公開決裂,倒向明治天皇。就是在那個雪夜,三井讓人抬著金銀到皇宮去覲見明治天皇。
他的到來紓解了天皇的困境。明治天皇想奪回權力,卻苦于捉襟見肘的戰(zhàn)爭經費。金融實力龐大的三井家族又跟德川幕府打得火熱,怎么把三井拉攏到自己的陣營里來,是明治天皇正在頗費心思的事情。沒想到三井自己找上門來了。
那一夜,三井跟天皇相談甚歡。
此后,三井大顯神通,為天皇籌集了巨額的經費,有力地支持了倒幕派的軍事行動。毫不夸張地說,三井家族拯救了明治政權。投桃報李,日本明治政府把經營第一國立銀行國庫的大權交給了三井家族。三井家族得以繼續(xù)把持金融界的霸主地位。
在明治維新中崛起的財閥中,除了三井家族外,還有安田、大倉、藤田和三菱幾家。其中三菱也是頗具實力的一家財閥。
三菱的創(chuàng)始人巖崎彌太郎,原是土佐藩的一個武士,后獨立經商。1873年成立三菱商會。日本政府出兵臺灣后,三菱被指定負責軍事物資的運輸。其后,三菱逐步發(fā)展為向政府提供海運交通的壟斷企業(yè),獲得政府津貼,并從中賺取了大量利潤。
三井和三菱的例子說明了一個事實:財閥的崛起與日本的政治演變是分不開的。
進入20世紀后,財閥跟政治的關系更加緊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他們用為政黨提供政治資金來影響國家決策。
其中,三井和三菱發(fā)展成為日本戰(zhàn)前最大的兩個政黨—政友會和民政黨的政治資金提供者。一大批財閥利益的代表者進入政府決策機構,漸漸左右了政局。
“二戰(zhàn)”爆發(fā)后,日本財閥的勢力開始像野草一樣瘋長。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中,財閥及其控制下的大小企業(yè)開始了一種新的職能:為陸海軍的作戰(zhàn)提供綜合情報—以軍事情報為主,連帶著一些占領地的經濟情報。
有這樣一個例子,足以證明財閥是日軍的幫兇。
日本在中國戰(zhàn)場獲得重大勝利后,打算進一步吞并東南亞。它將目標鎖定馬來亞(今天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但是,當地的地形多是山地和原始叢林,十分不利于大規(guī)模集團軍作戰(zhàn)。這樣的情報反饋到日本國內以后,日本財閥的軍工企業(yè)開始制造一種專門適合當地作戰(zhàn)的小型坦克,這種坦克很靈活,火力又強。
由此可知,“二戰(zhàn)”的爆發(fā)刺激了日本重工業(yè)的發(fā)展,順應形勢,財閥開始大規(guī)模投資重工業(yè)產業(yè),把持日本經濟命脈。一些財閥利用資金實力雄厚和情報能力發(fā)達的特性跟政府結成了某種關系的同盟,在日本占領地推行殖民擴張的政策,獲益巨大。
總之,財閥的力量并沒有因為“二戰(zhàn)”的爆發(fā)而削弱,反而大大增強了。最為重要的一點:財閥和商社幾乎天賦而來的超級情報能力,為戰(zhàn)后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談到情報力在日本戰(zhàn)后的延續(xù),很大程度上是從財閥在戰(zhàn)后的職能轉變及其下屬商社龐大而神秘的情報網絡系統(tǒng)而言的。
日本獨特的財閥、商社及其涵蓋的超級情報力,共同構成了日本戰(zhàn)后崛起的精神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