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鄭和到了美洲又如何!中國人不可能實現歐式地理大發(fā)現(12)

白銀帝國:翻翻明朝的老賬 作者:李連利


從軍事角度看,如果一支奇兵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對其心理震懾顯然更大。陸路進兵被敵人偵察得知的可能性很高,而海路的不確定性則增加了軍事行動的突然性。當時蒙古軍隊攻占了印度北部之后,并沒有長期駐守。鄭和在印度南部的行動,相對起到了阻嚇作用。

第四,構建新的國際秩序。元朝被明打敗之后,由蒙古建立的統(tǒng)一秩序被打破,亟須一個國家替代蒙古在亞洲的地位,再加上明成祖朱棣要體現其即位的正當性等因素,明亟須展開公關活動。

第五,配合陸路軍事行動。例如,永樂初年,安南進攻老撾、廣西和云南等地,永樂三年,朱棣開始進行戰(zhàn)爭準備,在警告無效的情況下于永樂四年(1406年)七月,命令成國公朱能、西平侯沐成、新城侯張輔等率軍攻擊安南。可巧的是,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其船隊就曾經在永樂四年正月到六月在越南海域徘徊。結果呢,安南的南方軍隊一直未敢撤兵。鄭和率軍進入占城后,安南更是提心吊膽,南部軍隊一直嚴密監(jiān)視鄭和的軍隊??梢哉f鄭和的船隊對于明政府僅用了九個月就活捉了安南偽國王、偽太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六,防止海盜勢力與倭寇合流。鄭和的目的之一是剿殺陳祖義海盜集團,并于首次下西洋就達到了這一目的。這個多達五千余人的海上武裝集團曾令各國頭疼,但在鄭和的船隊面前不堪一擊:燒毀戰(zhàn)船十艘,俘獲戰(zhàn)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匪首三人并帶回京城殺了頭。這樣,既消滅了海盜,又震懾了倭寇,還在南洋各國贏得了威望。

基于上述六大原因,鄭和開始了下西洋的壯舉。但是,以鄭和下西洋為代表的“朝貢貿易”對于明朝經濟并無多大作用。我們現在就來談談明代的朝貢貿易。當時與中國有朝貢關系的國家的主要貢品有:

朝鮮:金銀器皿、白棉綢、貂皮、人參、白棉紙、種馬。

琉球(今日本沖繩):馬、刀、象牙、瑪瑙、丁香、蘇木、胡椒、硫黃、磨刀石。

安南(今越南):金銀器皿、犀角、象牙、熏衣香、沉香、速香、木香、墨線香。

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象牙犀角、孔雀、熏衣香、烏木、蘇木、各類布巾。

日本:馬、刀劍、各種用品、蘇木、硫黃。

暹羅(今泰國):象牙、犀角、孔雀、寶石珊瑚、各種香料、胡椒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