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 人類的夢想(6)

紅色覺醒:從鴉片戰(zhàn)爭到南湖紅船 作者:陳杰


塵埃落定以后,就有不少有識之士開始反思這一切,資本主義真的是人類最完美的制度嗎?為什么它從一開始就顯示出那么多的弊端?人類究竟應該打造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一些思想家就從現(xiàn)實出發(fā),在批判資本主義的同時,也構(gòu)思他們心目中的新“烏托邦”。

法國思想家圣西門(Claude Henri de Rouvroy,Comte de Saint-Simon,1760 1825)便是其中之一。圣西門出身于法國一個貴族家庭,但他從小就有著遠大的志向。他讓他的仆人每天以這樣的話將他叫醒:“記住,伯爵先生,您還有更偉大的事業(yè)要去做!”17歲時,圣西門參軍入伍,不久就去北美參加獨立戰(zhàn)爭。回國以后,他積極投身法國大革命。在雅各賓派恐怖統(tǒng)治期間,他被捕入獄。1794年他出獄以后從事金融業(yè),又遇人不淑,賠得傾家蕩產(chǎn)。從此,他決定投身于政治學研究。

圣西門對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給予了嚴厲的批判。他認為資本主義是一個“是非顛倒”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剝削階級享受著奢靡豪華的生活,而真正的勞動者卻遭受著奴役,一貧如洗。他認為“社會有兩個值得同樣畏懼和仇視的敵人 無政府主義和專橫霸道”。他猛烈地抨擊當時的法國政府對廣大工人階級的悲慘境遇不聞不問的做法。

當然,圣西門承認,資本主義社會相比以前的社會是一種進步,他把資本主義看做是向理想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過渡階段。那么,什么樣的社會才是理想的呢?圣西門構(gòu)思了一個“人人都要勞動”的理想社會,他主張建立起一個人人幸福的“實業(yè)制度”。在那里,生產(chǎn)不再是無政府狀態(tài),而是在政府的統(tǒng)一計劃下進行。在政府的組織下,人人都用勞動來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沒有任何人有特權(quán),也沒有專橫霸道,而是人人平等。

怎樣去實現(xiàn)這樣的社會呢?圣西門把希望寄托在國王和當權(quán)者身上,希望他們能領(lǐng)導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來改變現(xiàn)狀。在他的《論實業(yè)制度》中就有一封致國王的書信,希望國王能夠主持進行社會變革,同時提出“博愛者應利用王權(quán)來改造社會”。他相信“道德感的力量會促成這種變革”,所以諄諄告誡“要向各國國王進諫”,“要向國王表達自己的愿望”。這種把希望寄托在統(tǒng)治者身上的理想自然只能是不切實際的空想。與圣西門同時代的傅立葉(Charles Fourier,1772 1837)也是一個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著名思想家。

傅立葉于1772年出生于法國貝桑松的一個商人家庭。但他從小就厭惡經(jīng)商,尤其對商人的欺詐行為深惡痛絕。同時,他又表現(xiàn)出了對貧民的關(guān)心,常常接濟貧窮百姓,因此還受到父母的責罰。在他九歲時,父親去世。為了強迫兒子“子承父業(yè)”,傅立葉的父親立下遺囑,強迫傅立

第一章

從理想映照現(xiàn)實 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光輝歷程

葉將來從事商業(yè),否則就得不到半分遺產(chǎn)。因此,傅立葉不得不輾轉(zhuǎn)巴黎、里昂、貝桑松等城市經(jīng)商,這也開闊了他的眼界。他在里昂親身經(jīng)歷了法國大革命的波折,又目睹了雅各賓派恐怖統(tǒng)治被推翻、督政府上臺和拿破侖奪權(quán)等一系列政治變故。這些都使他的思想產(chǎn)生了極大的變化。

傅立葉對資本主義社會給予了辛辣的批判。他文筆犀利,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對自己所看到的社會不公平現(xiàn)狀給予了抨擊。他說:資本主義是一個“顛倒的世界”。在他的著作里,對現(xiàn)實的譏諷比比皆是:“道德過去和現(xiàn)在永遠只能為犯罪行為服務,因為它為了能夠不客氣地挑剔弱者的小過錯來麻煩他們,就勢必對比較有勢力者的犯罪行為,裝聾作啞 如果你們攻擊小的盜竊行為,你們就把那個為免于餓死而為自己偷竊生活資料的不幸者送上斷頭臺,而對于那個侵吞數(shù)百萬巨款的貪污盜竊犯和那個使二十戶善良家庭,以及二十個在他那里有小額儲蓄的家仆陷于貧困的破產(chǎn)者的高尚事業(yè)卻默不作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