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紹興城里,踩著光滑的青石板,徜徉于粉墻黛瓦的建筑群落間,來不及細想,一陣浸潤肌膚的水韻氣息便迎面撲來,慢慢散溢開來。這氣息回蕩在每一角落每一階沿,持久且舒緩。成排的樹木掩映之下,河汊或橫街過,或穿墻入,或依街行,或沿山走,讓街巷與水流總那么貼切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有著“城在水中立,水在城中行”的和諧柔美之感。
駐足,看間或從哪家的房前屋后延伸的幾級臺階,順勢而下的就擺在了河道面前;看閑適安逸的主婦蹲在石階上愜意地清洗衣物;看哪家的烏篷船帶著浸潤的水漬停泊在碼頭,一種自然本真的生存狀態(tài),讓喧囂的世人清楚明白:水,疏理著這里怡然自得的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紹興就這樣沉浸著,被水嬌柔地擁戴起來,放眼一望,都會觸及它的世界。
雇上一葉烏篷,欸乃漿聲處,我們泛波在碧波瀲滟的古鑒湖上,看帶著氈帽的艄公揖槳搖櫓,聽水聲潺潺,觀遠山如黛。沿古纖道一路西行,繞過由烏篷船搭成的浮橋及靜靜屹立在湖面的社戲舞臺,如游魚般自由穿梭于湖光山色之中,煙柳拂面處迎著曖曖的清風,頓覺心曠神怡。
我們沉醉著。不一會,天空居然飄散起柔柔雨絲,腳下豐沛的水源與頭頂絲絨般的細雨,立刻將人擁入名副其實的水韻世界。一切都靜默著,同行的幾個人似乎都有了某種默契,都凝神屏息,癡癡地任雨撫慰,肆意地任空氣中流動出恬靜與悠然的神韻。
雖是初秋時節(jié),可處處還是花的海洋、樹的世界。它們盎然著,極力拋開塵土的侵擾,努力舒展著,接受著雨絲的滋養(yǎng),盡顯妖嬈與嫵媚?;ê蜆溆弥苌韮χ哪G,蔥郁、清亮著人的雙眸,小巷、河流、石橋、臺門、寺塔、石刻、府第、殿宇,無不透著深刻的古韻在雨里輕述,傳遞出潑墨山水的韻致。傾刻間,紹興的大街小巷、水運碼頭,石拱橋下、綠蔭叢中、灰白瓦間便有了寧靜,有了安詳,有了行云流水般的舒暢。
水,是具靈性的什物。也不知是誰突然毫沒來由地說了這么一句,卻讓我凝滯了的心緒忽又變得活躍起來。是啊,是水流淌出這里大小不一的河道與湖泊,讓這里繁榮;也是水引來數不盡的烏蓬船和道不盡的水鄉(xiāng)情結,讓魏晉名士列坐于曲水兩側,把酒置觴于流水,吟詩作賦寄清流的盛會,也便有了《蘭亭集序》,讓這里聲名遠播;更是水激發(fā)出魯迅先生無數膾炙人口的光輝篇章,讓我們有了接觸魯迅認識魯迅文化的幸福時刻,也有了踏進咸豐酒店和鄉(xiāng)間社戲,走進并喜歡上烏篷船下樸實無華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