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期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他們已經(jīng)擁有具體的自我想法,父母說東,他偏偏往西,出現(xiàn)強烈的自我意識。事實上,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茫然的,因為他正在面臨生理上的重大轉變,引發(fā)他對于“我”的困惑,他正在尋找自我。進入青春期,他不再是曾經(jīng)熟悉的“自己”,他甚至不知道未來將來會變得如何。孩子需要肯定自己,一方面需要被外界肯定,一方面又想證明自己已足以成熟到可以作做決定,不需要再依照爸媽的道理行事,因此很容易出現(xiàn)為反對而反對的心態(tài),只要是爸媽提到的觀念與想法,他都要背道而馳。
在尋找自我的過程當中,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獲得肯定,他正在探尋自己的能力,所以父母 要帶著同理心接納他。孩子想做的事情,就讓他去嘗試,陪著他一起做。如果真的有執(zhí)行上的困難,就請他擬訂計劃。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
小辰的爸媽都是工薪族,家中雖然不缺吃不缺穿,但是當小辰提出想買一款時下最流行的iPhone智能型手機,爸媽還是猶豫了,畢竟連爸媽自己都還沒有舍得買這款價格不菲的手機。可是據(jù)小辰說,自己所在的班級中有一半同學都在使用iPhoneIPHONE,甚至還有兩位同學擁有了最新款的iPhoneIPHONE4S。小辰爸媽怕兒子在班里抬不起頭,狠狠心給兒子買下了 他心儀的那款iPhoneIPHONE4。但是沒過幾天,老師就打電話把小辰爸媽叫到了學校,原因是,自從小辰買了新手機,每天忙于看微博、發(fā)微信,居然已經(jīng)有兩次沒有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相反的例子,同班的小森家境不錯,小森也向爸媽表達了想擁有新款手機的愿望。小森的爸媽卻沒有直接滿足他,而是跟小森聊天,讓他知道什么是想要,什么是需要。想要的東西不一定要擁有,告訴他智能型手機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在班里擁有新款手機并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因為這并不是他們自己能力所得,如果他依然堅持要買,那么他可以考慮該如何靠自己的能力賺取足夠的金錢。小森聽了爸媽的話,放棄了購買新款手機的想法,反而更加努力學習,因為他知道只有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將來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滿足更多的愿望。
所以,我認為,小辰的父母若能發(fā)揮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和小辰一起商量、討論,告訴孩子家庭的經(jīng)濟難處,孩子絕對可以體諒的,相反地,家長只是一味地拒絕,反而會導致不和諧的親子關系。而小森爸媽的做法不僅打消了孩子購買不是必需物品的念頭,反而激發(fā)了孩子努力學習的上進心。
這個階段剛好也是孩子情竇初開的年紀,他開始對異性感興趣,有暗戀的對象,以及自己的秘密,雖然不鼓勵孩子年紀這么小就談戀愛,但是正常的男女交友,其實不需要特別禁止。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生活周圍的異性朋友,如果孩子愿意跟你談論喜歡的對象,恭喜你,你是個值得孩子信賴的好爸媽;如果孩子不太愿意跟你提,也別放在心上,只要教導孩子,交友的正確觀念以及保護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其實,有心儀的對象是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心情,假如孩子真的有喜歡的人,父母應該接納他的情緒,把他們的互動導向公開且正常的模式;假如父母嚴厲禁止,孩子并不會就此斷絕來往,而是將交友狀況地下化,不讓家長知道而已。有鑒于此,父母反而應該以公開的態(tài)度表示支持,并且隨時注意他們的交往狀況,讓孩子遇到難過、傷心或是失戀情緒,愿意開口跟家長談,同時尋求協(xié)助,如此一來,才是最恰當?shù)淖龇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