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佳麗
“道路無限延伸。越過山丘、跨過河川、穿過漫無邊際的青青草地,恣意伸展……從一個村落到另一個村落,從一個小國到另一個小國,一邊迷著路,一邊開始一個遙遠的旅程。”
這是安野光雅在《旅之繪本》后記中的一段話,細膩、感性,將旅途中的心跡娓娓道來,透過這段文字,我們仿佛看到他身處遙遠國度時的旅者形象——慢慢地走、慢慢地看,觀察、感受、思考和記錄,舒展身心接受身邊的景致,將眼中之景融入心中,并最終展現(xiàn)在這如長卷般展開的“旅之繪本”中。
中歐、意大利、英國、美國、西班牙、丹麥,一本書中有一個國家,安野光雅用細密的線條,細致刻畫每一個場景和細節(jié)。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幕幕不同地域的美麗風景,而散落在紙間各處的,卻有更為豐富的內(nèi)容:世界名畫、文學作品、杰出建筑、歷史名人,前后連貫的趣味情節(jié)……安野光雅精細的筆觸、巧妙的設計,將書的容量擴展、豐富,為我們帶來無盡的發(fā)現(xiàn)和想象的空間。透過他的畫筆,沿著他的引導,我們會對西方歷史、地理、人文藝術有更加感性和深入的認識。
“旅之繪本”展現(xiàn)著人類的藝術積淀,而它本身也足以稱為一場藝術的視覺盛宴……在旅行中開闊眼界,在藝術中獲得滋養(yǎng),在安野光雅的書中旅行,世界也不再遙遠!一起翻開“旅之繪本”,沉浸于安野的旅行世界,感受尋找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吧。
欣賞世界名畫 在成為繪本作家之前,安野光雅是一名小學美術老師,他對西方美術史有著深入的研究,并曾為某雜志撰寫介紹歐洲造型藝術的專欄。在“旅之繪本”中,他畫進了許多名畫,并讓這些畫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甚至是融入了情節(jié)的敘述之中,看似信手拈來,實則體現(xiàn)出安野在西方美術方面的深厚造詣。這其中,有些比較完整地臨摹了原畫,如《旅之繪本》(中歐篇)中出現(xiàn)的庫爾貝的《篩谷的婦女》、米勒的《晚禱》;有些根據(jù)畫面的設計需要截取了部分,如《旅之繪本 Ⅱ》(意大利篇)中眾多以圣經(jīng)故事為題材的教堂壁畫。在《旅之繪本 V》(西班牙篇)中,畫有達利家鄉(xiāng)的那個場景中可以找到達利的名畫《記憶的永恒》,類似這樣與地域、時代有關聯(lián)的名畫還有很多,仔細地在安野的畫中找“畫”,一定會有驚喜的發(fā)現(xiàn)。
親歷建筑名勝 建筑是城市的標志,步入不同的國家,自然少不了參觀有名的建筑、古跡,除此以外,鄉(xiāng)村、古鎮(zhèn)、街道、公園等景致都是貫穿“旅之繪本”的主要內(nèi)容,小到某個建筑,大到一座城市,無不凝聚著當?shù)氐臍v史和文化積淀,體現(xiàn)出不同國家各異的風土人情。意大利的安康圣母大教堂、嘆息橋,英國的莎士比亞故居、倫敦塔橋,美國的國會議事廳、阿拉莫要塞遺址,西班牙的龍達小鎮(zhèn)、高迪設計的桂爾公園……“旅之繪本”里既有不同地域的自然風光,也有極富特色的人文建筑,安野用寫實的筆法描繪,細節(jié)豐富、形象逼真。因此,即使有些建筑對你來說不熟悉,那也不要緊,只要找一些實景圖片,和書中對比便可一目了然。
進入文學寶庫 翻開“旅之繪本”,隨時隨地能發(fā)現(xiàn)文學名著,尤其是兒童文學作品里的情節(jié)和人物。旅行的同時,仿佛打開文學寶庫,重溫熟悉的,認識陌生的,在“旅之繪本”中與名著中的形象相遇,有尋找的快樂,有發(fā)現(xiàn)的滿足。《格林童話》里的長發(fā)姑娘,《木偶奇遇記》中的匹諾曹,以及《我爸爸的小飛龍》《不萊梅的音樂家》《好臟的哈利》《堂吉訶德》等等作品,“旅之繪本”里有一座文學寶藏待你去挖掘。而《旅之繪本 VI》(丹麥篇)更是以《安徒生童話》中的故事貫穿全篇,一頁頁地翻過,如同步入真正的童話王國。
拜訪歷史名人 在《旅之繪本 III》(英國篇)中,可以看到凱特·格林威站在院門口,坐在樹下的牛頓被蘋果砸中;《旅之繪本》(中歐篇)里有在窗邊作曲的貝多芬,還能發(fā)現(xiàn)纏著繃帶的梵高;而《旅之繪本 IV》(美國篇)中的歷史名人就更多了,華盛頓、林肯、愛迪生、愛因斯坦、富蘭克林、馬丁·路德·金……安野在書中各處安插歷史名人,有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畫家等等,向讀者介紹西方史上歷代各領域的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