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者蘇拉
路奇烏斯·科爾涅利烏斯·蘇拉最大的特點就在于,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他行事都干凈利落,令人如沐春風。他性格豪爽,作風明快,給人勇于承擔責任的印象。
蘇拉雖然有著科爾涅利烏斯家族的血統(tǒng)——這個家族在名門中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其本人卻誕生于羅馬史上默默無名的家庭中。盡管他始終不知父母為何人,并在貧困中度過了青年時代,但是無論在精神上還是肉體上,他都稱得上是一個貴族。個子修長的他,極適合穿著托加。他并不是像馬略那樣平等對待士兵的統(tǒng)帥,但他的僚屬對他口服心服——這不僅是因為他總能領導大家打漂亮的勝仗。如果只是完成任務,那并不足以令人折服,使人對他產(chǎn)生信賴感的,是他果敢明快的行事作風。蘇拉的長處還在于,他不畏懼任何負面的批評。概而言之,他對世人對他的評價如何毫不在意。
在羅馬共和時代,若無元老院的許可,即使是將軍也不得率領軍團進入北起盧比孔河、南至布林迪西的國境。在國境范圍內(nèi),將軍只有與他的軍團立約,在羅馬城舉行凱旋儀式時才能再度會合。在此期間,軍團必須暫時先行解散。在凱旋儀式舉行之前,將領哪怕不帶一兵一卒,也不得進入羅馬城墻內(nèi)境。嚴格遵守這些規(guī)定,正是忠于羅馬法的表現(xiàn)。
在5年前,也就是公元前 88年,當原屬蘇拉的平定東方叛亂的遠征軍統(tǒng)帥一職為馬略所奪時,蘇拉率領尚在編成當中的征東軍團,在首都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武力鎮(zhèn)壓行動。公元前 83年,當東方的戰(zhàn)事暫告平息之后,蘇拉率領軍團自布林迪西登陸。此時他心中所想的并不是凱旋儀式——雖然凱旋儀式對羅馬男子而言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蘇拉本身也還未享受過這份殊榮;同時他在東方優(yōu)異的戰(zhàn)績,已使他足以擁有舉行凱旋儀式的資格。他對這項儀式毫不在意,而是致力于打倒由馬略及秦納所建立的平民派的龐大勢力。所以在布林迪西登陸后,他并未解散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