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元前 1世紀的羅馬人來說,留學地指的是雅典及羅得島兩地。蘇拉除了是位出色的政治家及優(yōu)秀的武將外,也是位頗具教養(yǎng)且不炫耀于外的人。當他在雅典停留期間,有人提供亞里士多德的作品集給他,當時他便了解這些著作的重要性,并將其帶回羅馬刊行于世。但如果愷撒在羅馬上流社會偏愛的留學地雅典及羅得島出沒,極易引起蘇拉注意并因此陷入險境?;谶@個原因,年輕的愷撒選擇了加入軍隊這條路。如果能夠混入軍團中隨團四處移防、戰(zhàn)斗,不但能累積經(jīng)驗、增長見識,同時也不失為一個藏身的好方法。
于是這位 19歲的年輕人來到小亞細亞西岸行省總督米努修斯的陣營,志愿加入他的軍團。米努修斯是蘇拉遠征東方時的部屬,隸屬于蘇拉派,但他并非官僚氣息濃厚的人,而是個如慈祥長者般的男子。他開導觸怒最高當權者而逃亡外地、毫無顧忌地以本名現(xiàn)身、父親曾擔任元老院議員的愷撒,并將他迎入當時的參謀總部。年輕的愷撒成為幕僚之一,追隨他逃亡的奴隸們也搖身一變,成為這位年輕將領的隨從人員。
米努修斯總督統(tǒng)轄的地區(qū)是愛琴海諸島,這里靠近小亞細亞西岸,無論就其歷史還是民族而言,均屬于希臘文化圈。其中勢力強大的萊斯博斯島,往往在戰(zhàn)事發(fā)生時借機向羅馬霸權挑戰(zhàn)。負責維持羅馬霸權下這一區(qū)域附近秩序的行省總督,對監(jiān)控黑海至地中海航路的萊斯博斯島自是不敢掉以輕心。
米努修斯總督正在進行各項部署,因為他決定對萊斯博斯島展開軍事行動。但萊斯博斯是大海中間的島嶼,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的島上居民早就在位于島東端的首都四圍建造了堅固的城墻。此次在萊斯博斯島展開的軍事行動,須采取從西側登陸后向首都攻擊的陸地戰(zhàn),以及從靠海側攻擊的兩面作戰(zhàn)方式。這樣一來,有正規(guī)的海軍是必需的。而軍艦的調度,需要依賴面對小亞細亞的黑海的比提尼亞王國。比提尼亞與羅馬具有同盟關系,羅馬與這類同盟國之間的關系是,羅馬保障同盟國的安全,相應的,這些同盟國則各以該國擅長之處協(xié)助羅馬。它們形式上雖為獨立國家,實際上則為羅馬的附庸國。所以米努修斯要求比提尼亞王國提供船只支援并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