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代,滿洲人入關有一百多年了,再也不是當初的金戈鐵馬,只知道打打殺殺的馬上民族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生活在漢族聚集地充當統(tǒng)治者,養(yǎng)尊處優(yōu)。但他們不學無術,狂妄自大,相信只有本民族才是最優(yōu)秀的民族,本民族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漢民族的那些玩意兒,文鄒鄒,酸了吧唧的,味同嚼蠟,沒什么意思。在滿族人中,像我這樣精通漢文化的實在太少了,鳳毛麟角,珍稀品種。我有如此高的文化造詣,不升官都說不過去了。當天,乾隆就升我為御前侍衛(wèi),實現(xiàn)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飛躍。
后來,我又不斷抓住各種機會,一步步走向了人生事業(yè)的頂峰。乾隆四十年(1775),乾隆要巡幸山東,我作為侍衛(wèi)扈也從左右。乾隆喜歡乘坐一種騾子拉的小車,“行十里,一更換,其快如飛”。但侍衛(wèi)們必須跟在車后健步如飛不離左右,要求有一定的身體素質(zhì)。
有一天,我值班,跟小車隨從侍衛(wèi),就有了我們君臣二人的這段對話:
“和珅啊,你出身文員,文化也不低,為什么不參加科舉考試?”
“啟稟皇上,奴才參加過科舉考試,慚愧得很,奴才沒有考中?!?/p>
“那實在可惜了。是哪一年啊,你還記得那一年的題目嗎?”
“稟皇上,是上一屆,孟公綽一節(jié)。”
乾隆看了我一眼,又問:“你的文章還能背上來嗎?”
“稟皇上,奴才還記得?!?/p>
“好,你給朕背背,讓朕做個評判。”
但皇上的車子并沒有停下來,仍飛速地前進著。這都要感謝我的民族、我的父母,給了我一個健壯的體格,在這種情況下,我仍能一邊跟著跑,行走如飛,一邊背,一口氣把文章背了下來。
皇上說:“你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完全可以考中,可惜當時的主考沒有眼力,把一個人才給埋沒了?!?/p>
就這樣,偶然的幾次君臣談話,看是無意,實則有心,我在有意無意地表現(xiàn)自己,要給乾隆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