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西納特拉是出生于新澤西州霍博肯的傳奇爵士巨星,他是意大利移民的后裔。當他在紐約著名的派拉蒙劇院演出時,歌迷情緒高漲,近乎瘋狂。馬文和斯坦利設(shè)法到了西納特拉演唱會的后臺,那里他們可以拍到這位有著美妙嗓音、外號“瘦皮猴”的歌星,還有那些在現(xiàn)場尖叫的年輕歌迷。在“貓王”埃爾維斯、“披頭士”、邁克爾·杰克遜之前,弗蘭克·西納特拉就掀起了一場美國青年文化的熱浪,斯坦利和馬文在那里拍照并不是為了留個紀念,而是在用鏡頭記錄一種文化現(xiàn)象。
斯坦利·庫布里克該上中學了,他去了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學校。另外一些有雄心壯志的孩子通過考試去了布朗克斯區(qū)一所較好的學校,但因為斯坦利學習成績不理想,只能上自己家附近的中學。塔夫脫是個新學校,建于1941年,而且有傳言說因為地基不穩(wěn),那里的教學樓在下沉。
庫布里克在“二戰(zhàn)”期間開始在塔夫脫上學,校長是羅伯特·布羅迪,他讓庫布里克在一個粉紅色的卡片上簽字,算是一種效忠宣誓??ㄆ蠈懼骸皬慕裉炱?,我忠誠于美國政府,紐約州政府,我保證盡最大能力遵守政府的法律?!?/p>
斯坦利在塔夫脫中學的出勤記錄并不理想,但在當?shù)氐碾娪霸簠s出入頻繁。他是“洛伊天堂”和福特漢姆電影院的忠實影迷-一周去兩次?!耙恢芸窗藞龊萌R塢平庸的影片,最重要的是認識到很多影片拍得很差,”庫布里克對《紐約時報》的伯納德·文羅說,“當我還不明白如何制作影片時,我就覺得我不會拍出比這些影片更差的作品。那時我就已經(jīng)覺得要我拍的話,會好很多?!辈祭士怂箙^(qū)的青少年經(jīng)常光顧影院,每個周六都會去,雖然他們并不是有意要學習關(guān)于電影的知識,但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拓寬了他們的興趣愛好。斯坦利很快就培養(yǎng)了對電影精準的判斷力,他從不沉醉于影片呈現(xiàn)的虛幻世界,能夠把觀眾從布朗克斯區(qū)帶到一個神奇的地方;相反,年輕的斯坦利·庫布里克在大膽地設(shè)想他也可以拍出和好萊塢水平相當-甚至更好-的影片。庫布里克總想象著自己也在制作影片,已經(jīng)下意識地認識到必須要認識電影的全部。他對于電影的好奇心越來越強,而理性的頭腦告訴他不能僅憑喜歡某個明星或某種體裁來選擇電影,他開始涉獵更廣的電影世界。
塔夫脫中學循規(guī)蹈矩的課程設(shè)置對斯坦利的吸引力遠沒有電影院那么強大。斯坦利的數(shù)學老師麥克斯發(fā)現(xiàn)了他在幾何課上的不良表現(xiàn),在給他的評語中暗示斯坦利上課有跟同學說話的習慣,而且在老師看來,他還影響了其他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