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 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4)

做最好的校長:中小學學校管理實務 作者:吳恒山


(二)完善學校領導管理體制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影響,我國中小學的辦學性質(zhì)和學校管理結構出現(xiàn)了新情況、新特點,學校領導管理體制呈現(xiàn)出不同類型,需要不斷研究和完善。

1.“校長負責制”為主軸的領導體制。從1985年起,我國廣大中小學實行了這種領導體制。主要特點是,校長由教育行政部門聘任,授予校長相應的責、權、利,校長全面負責管理校務,黨支部發(fā)揮保證監(jiān)督作用,教代會參與民主管理、監(jiān)督。在實踐中,這種領導體制發(fā)揮了比較好的作用,但是主要存在問題是,校長專權比較突出,黨支部和教代會沒有充分發(fā)揮作用。校長負責制需要進一步改進完善。

2.“學校民主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主持為主軸的領導體制,這是新世紀之初一些學校正在實驗探索的新型領導體制。民管會定位為學校的最高決策領導機構,校長在民管會領導下主持學校日常工作。民管會成員由教職工、學生家長、社會人士代表組成。民管會的任務主要是對學校事務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和咨詢服務。民管會的職權主要是:審議、通過、修訂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發(fā)展目標;制定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和重要的規(guī)章制度;任免學校中層干部;審議學校年度經(jīng)費預、決算方案;監(jiān)督領導班子工作和廉政情況。例如,大連四十四中學(完中),于2005年改革了校內(nèi)管理體制,構建了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設置三個管理系統(tǒng):一是決策與領導系統(tǒng),成立了學校民主自治管理委員會,民主自治管理委員會擁有最高決策權和領導權,校長作為其成員負責主持日常工作。二是管理與執(zhí)行系統(tǒng),設置六個學年部,即初中三個,高中三個。各學年部分別負責管理本年級的教育教學和師生工作,執(zhí)行民主自治管理委員會的決策和對工作的要求。三是服務與反饋系統(tǒng),設置六個中心,即行政服務中心、課程資源中心、學生工作中心和藝體教育中心等。另外,還設立了各學科專業(yè)委員會,負責開展教研和科研活動。幾年來,實行這種管理體制,比過去減少了管理層次,實現(xiàn)了權力下移,提高了管理效益。

3.以董事會(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主持為主軸的領導體制。董事會作為學校最高領導決策機構,校長是董事會聘任的高層管理人員,在董事會領導下主持學校日常工作。許多民辦學校都實行這種領導體制。

4.以“教育集團,企業(yè)集團”領導下的校長主持為主軸的領導體制。一些教育集團、企業(yè)集團所屬的學校,大都未設董事會,學校日常工作由集團所聘任的校長負責。學校領導權、重大事項決策權,屬于教育集團、企業(yè)集團。此種領導體制主要分布在教育集團、企業(yè)集團所屬的民辦學校?!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