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那么,人類文明已經進入了無侵犯、無沖突的安全環(huán)境了嗎?各民族的文明,已經可以不受威脅、不受制約地自由發(fā)展了嗎?事情,似乎并不那么樂觀。種種動蕩與沖突的后面,似乎總隱藏著一些深刻的歷史因素。西方諸多學者,力圖從文明差異的角度去解析當代世界沖突。在當代中國和平崛起的歷史進程中,也總有不同的聲音,力圖從中國文明的角度去解釋中國的事變與結局。對中國發(fā)展趨勢的分析預測,西方也總有一種或明或暗的根本性困惑:在中國古老的文明傳統(tǒng)中,究竟?jié)摬刂裁礃拥陌l(fā)展基因,什么樣的落后基因?它們將在什么樣的意義上決定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1949年年末,美國勢力退出中國后深感痛心,在全面檢討“究竟是誰失去了中國”的思潮中,美國國務院發(fā)表了長長的《對華關系白皮書--美國與中國的關系》,對美國與中國的歷史關系進行了系統(tǒng)的回顧與總結,企圖找出問題的核心所在。主編這一長篇文件的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就該白皮書給杜魯門總統(tǒng)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
三千余年以來,中國人發(fā)展了他們自己高度的文化與文明,多半未受外來影響。甚至受武力征服之后,中國人還往往能在最后鎮(zhèn)壓并同化侵入者。因此,他們自然會自視為世界中心以及文明人的最高表現(xiàn)。在 19世紀中葉,這座中國的、孤立的、到那時為止一直不能通過的墻,被西方突破了。這些外來者帶來一種進取性、獨一無二的西方技術發(fā)展和一種以前的外國入侵者未曾帶入中國的高度文化……西方人不但沒有被中國人同化,反而為中國人介紹了新觀念。這些新觀念,在刺激騷亂與不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 ……
中國國內已經達到了一種定局,縱令這是未盡職責的結果,但仍然已成定局……我們仍舊相信,中國的局面在最近的將來無論如何悲慘,無論偉大的中國人民的一大部分可能怎樣殘酷地處于為外國帝國主義利益而效力的一個政黨的剝削之下,中國的悠久文明和民主的個人主義終將再度勝利,中國終將推翻外來制。
歷史的發(fā)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以來中國的發(fā)展已經證明,當年的美國政府對中國文明發(fā)展趨勢的分析預測,其結論是多么的背離事實。
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美國人將中國文明的歷史只歸結為“三千余年以來”?為什么一種立足于中國文明根基的分析,其結論卻如此經不起事實驗證?中國文明的奧秘究竟隱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