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海港處的道別
晚上7點多到達遷安北,等候分解。這趟車兩萬噸列車到了這里要分成兩個1萬,一列開往東港,一列繼續(xù)前行開往秦皇島的柳村港。我們旁邊,還停留著五六列等候分解的貨車。指導司機拿起電話跟其他機車上的司機通完話后說:“今晚是走不了了?!?
晚飯后,我去機車的另一端休息,另外一個司機早已經(jīng)躺在那里。一夜昏昏沉沉的,需要不時的在椅子上調整坐姿,這樣才能睡得舒服一些。天微微發(fā)亮的時候,我透過車窗往外看,昨天夜里排在最南邊的幾列貨車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jīng)開走了。
10分鐘后,后面一列發(fā)往秦皇島柳村的和諧2型機車開了過來,我們迅速攀上機車,繼續(xù)前行。原來車上的司機站在車窗前,很無奈地跟我們揮手告別。不知道他們那趟車還要停留多久才能出發(fā)。
從遷安北到達柳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滿載煤炭的列車進入柳村港站之后,登記車號和煤炭種類,進入翻車場進行不解體卸車作業(yè)。
列車慢速行進,當其中的三個車廂進入翻車房后,伴隨著小小的一點鋼鐵相撞的聲響,翻車機的作業(yè)臂如兩只巨手緊緊"抱"住敞車車廂兩邊旋轉,約10秒鐘后,3輛敞車底朝天,240噸煤炭瞬間流入地下煤倉,小到隱約的一團黑霧隨即騰起。3節(jié)車廂再次被反向旋轉180度,幾秒鐘后已回到原地。
卸完我們這邊的108節(jié)車廂大概用了100分鐘。翻車機房內沒有機器的聲響,沒有煤塵飛舞,沒有一名作業(yè)人員,幾十米外的翻車機房控制室內,有一位工作人員在盯著計算機屏幕進行監(jiān)控。
這時,和我一路同行的已進入秦皇島港地下煤倉的煤炭,已登上了30公里長的輸送帶源源不斷地被輸往選煤廠,最后被送上泊在碼頭的貨輪。秦皇島港忙碌的裝船機,每小時能裝煤8000噸。
百年海港秦皇島港是國家唯一直接管理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輸出港之一。煤礦、鐵路、港口、電廠四方協(xié)作,形成完整的煤炭運輸體系,才能成就了今天的大秦線。
那個清晨回頭最后和大秦線道別,一面看到的是人力制造成的經(jīng)濟血脈,一面看到的是大地的資源時刻在巨量地流逝,驚嘆和不安這兩種情緒如眼前的這雙線鐵路,這邊來了,那邊去了,或者是那邊去了,這邊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