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神,很多人就自然想到迷信。尤其近日“身心靈”圈被某媒體揭發(fā)出亂象之后,靈性一詞也變得疑影重重起來。
其實無論多神圣、多奇妙的東西,一遇到奸商,都會變得非常難看。何況神與靈性,在中國還沒有成熟、系統(tǒng)的研究機構。認知的人還很少,更別說消費者了,她們根本只有被吸引的份兒而無判斷的能力。
神究竟是什么?人除了身、心,是否真有靈性?我們去研究這些東西對現(xiàn)實有何幫助?
喜歡看科技探索類國外科普片的人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利用醫(yī)學儀器對腦部做監(jiān)測,就可以揭示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比如你在想著情侶的時候,大腦里哪片區(qū)域最活躍!比如你是不是在說謊!其實對于神亦或身心靈的研究,也同樣可以使用此法。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yī)學博士、神經(jīng)神學創(chuàng)始者——安德魯·紐伯格和他的搭檔馬克·瓦德門在《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一書中提到,他們如何運用科學方式和大量實驗來揭示神的存在之謎。最后簡潔、明晰地為我們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神、意識、道德、科學融合成普世的、人的靈性,同時也具有物質的實用性,神不住在天堂,而是住在人心。心中有神,就會改變人的大腦。當神與科學在大腦中匯合,兩者就開始影響并改變我們的一生!
每個人的大腦都以獨有的方式,對神的知覺加以整合,賦予神不同的意義與價值。很多人不再覺得神是圣經(jīng)上那種外在的存有,而是一股內在的力量。對于不同的階層,神的意義與價值也有所區(qū)別,比如對生活貧困、文化水平較低的人群來說,神更多被賦予權威、救贖的意義;而對文化修養(yǎng)比較高的階層來說,神更多的體現(xiàn)出道德的價值。
對神的看法,也可以反映出人的心態(tài)和神經(jīng)變化,把神(也包括領袖人物)想象成權威的、或者批判的,在大腦中產生憤怒與恐懼的邊緣區(qū)將因受到刺激而活化,大腦就會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如果這種情形成為一個民族或社會的主流,那將極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比如中世紀的歐洲,教皇和教會擁有絕對的權威和審判權,彌漫在那個時代的便是戰(zhàn)爭和酷刑,被稱為“黑暗時代”。同樣,我國也有同樣的時期,比如文化大革命時期所發(fā)生的,領袖是絕對的權威、并善于批判,人們自然更好斗、更兇猛。
相反,把神看成是慈善的、和諧的力量時,受刺激的便是大腦前額葉皮質,便會對引起憤怒與恐懼脈沖形成壓制,并有助于我們對受苦受傷的人產生同理心,或者叫做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