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那些人依然不想自殺、不會發(fā)狂,他們縱談?wù)?、毫不絕望、不屈不撓,繼續(xù)與生活搏斗。他們難道不痛苦嗎?他們徹底變得自私自利,甚至視其為理所當(dāng)然,難道他們就從來沒有覺得自己不幸嗎?若真是如此,那他們果真幸福。
可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如此吧?真的都滿足于此嗎?我確實不明白……或許他們夜里酣然入睡,一早醒來就會神清氣爽吧!他們在夜里都夢見了什么呢?他們一邊款款而行,一邊思考著什么呢?是金錢嗎?絕不可能僅僅如此吧?盡管我曾聽說過“人是為了吃飯而活著的”,但卻從不曾聽說過“人是為了金錢而活著的”。
不,或許……因人而異吧……我還是搞不懂……思緒漸感困惑之時,我越發(fā)恐懼不安。最終的下場就是被“唯有自己一個人與眾不同”的不安和恐懼牢牢攫住。
我與別人幾乎不說話,因為不知道該說什么,該怎么說。于是,我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討好別人。
這是我對世人最后的求愛。盡管我對世人感到極度恐懼,但卻怎么也沒辦法對世人死心。于是,我依靠滑稽這一根細線,維系著與世人的一絲聯(lián)系。
從孩提時代起,我的家人有多痛苦?又是如何艱難地生活?對這些我都一無所知。我只是覺得害怕無法忍受那尷尬的氣氛,不堪承受家人之間的隔膜,因此,在不知不覺中,我變成了一個不說一句真話的孩子。換言之,我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扮演“小丑”來取悅別人的孩子。
只要看一看當(dāng)時我與家人一起拍的合影就會發(fā)現(xiàn):其他人都是一本正經(jīng)的表情,唯獨我總是莫名其妙地歪著腦袋傻笑。事實上,那是我取悅他人的一種幼稚而可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