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是全體市民的一項核心義務
市民身份既代表著責任,也意味著權利。成員信守著團體價值觀,幫助塑造大環(huán)境。由于決策權得到了轉移,市民有義務充分獲取信息并積極參與。他們在團體的運作過程中擁有發(fā)言權,而通過讓其他市民貢獻各自的想法,又能讓他人的意見得到尊重。在美國眾多杰出的開國元勛中,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和托馬斯·杰弗遜(Thomas Jefferson)在18世紀90年代共同確定了美國的政治體系。兩人之間是爭論不斷的競爭對手,在美國的前途這個問題上觀點迥異。漢密爾頓傾向于強勢的中央政府。相比之下,杰弗遜則對緩解城市腐敗影響的土地政策持支持態(tài)度。
漢密爾頓和杰弗遜在1800年的總統(tǒng)選舉中,實現(xiàn)了思想的交匯。漢米爾頓雖然是杰弗遜的勁敵,卻視他為一名更優(yōu)秀的領導者,并利用自身的影響力,說服議會的聯(lián)邦黨將選票投給杰弗遜。這就產(chǎn)生了兩個具有決定意義的結果:(1)杰弗遜,第一位由非聯(lián)邦黨政黨選舉產(chǎn)生的總統(tǒng),奠定了美國兩黨系統(tǒng)的基礎。(2)漢密爾頓命中注定,1804年7月的一天,在對民主-共和體制的敵意與仇恨中,于哈德孫河畔的新澤西州威霍肯(Weehawken)在決斗中喪生。
漢密爾頓和杰弗遜之間關系如何反映出參議員與市民原型的特征呢?這兩位偉大的對手之間戲劇化對抗的結果,很明顯優(yōu)于其中任何一方獲勝的結果。雙方能夠為了共同的利益,在關鍵的時刻形成合作,而這一過程很可能將國家從一場政治危機中挽救出來。事實上,他們作為知識和智慧的導師,有責任確保創(chuàng)建出的憲法價值觀以國家的最高利益為根本。雖然漢密爾頓曾激烈地反對杰弗遜,但漢密爾頓卻保證了杰弗遜能積極地參與到國家未來的創(chuàng)建工作之中。
作為團體的精神領袖,西塞羅認為,他有責任和義務站出來,倡導他的觀點,并保護他深愛的共和國免遭腐敗力量的控制。同樣,漢密爾頓也為了保護年輕的國家,而接納了一個短命卻充滿進步色彩的決定。
將參議員與市民原型和周邊其他原型區(qū)分開來的特征,就是市民在維護團體利益時,所擁有的主人翁意識的程度。雖然制片人與創(chuàng)意團隊原型,以及社區(qū)組織者與義工原型組織會顯示出一定的擔當精神和責任感,但這兩者都沒有顯現(xiàn)出像參議員與市民原型這樣的真正的主人翁意識。如果市民沒有積極地參與到團體的成長中來,那么團體本身就不復存在。
市民積極參與的重要性,可以通過商學院流行的案例《杰克·斯戴克》來說明。杰克是個聰明而精力充沛的小伙子。1968年18歲時,他在擁有4000名員工的國際收割機工廠找到了一份文員的工作。但是,在那里工作并不是很開心。工作被劃分為彼此分離的各個職能。沒有人能看到全局是什么樣的。28歲時,杰克成為了機械加工部的主管,而這個部門是工廠七大部門中生產(chǎn)力最為低下的。
但是杰克的工廠經(jīng)理堅守公司秘而不宣的管理模式,說道:“數(shù)字就是力量,你們的數(shù)字都是我的?!弊詮哪谴握勗捴螅芸司蜎Q定要創(chuàng)建出自己的規(guī)則。他總結出了一套游擊統(tǒng)計系統(tǒng),并搞明白了自己的部門可以怎樣提升生產(chǎn)力。他向部門員工承諾,如果他們超越了之前的最佳業(yè)績,就請他們喝咖啡。結果,員工果然實現(xiàn)了超越。接下來的一周,他向部門員工表示,如果他們還能在前一周的基礎之上有所提升,就請他們到他家吃披薩、喝啤酒。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里,杰克和妻子在家中用披薩和啤酒招待了200名員工。
杰克的策略奏效了。他的手下取得了全廠最佳業(yè)績。杰克認為,如果你抓住了員工最高的渴望和抱負,就能夠激發(fā)出卓越的團體業(yè)績。
在拖拉機事件過程中,國際收割機公司險些落入重大的麻煩之中。而在這一事件中,杰克的理念就顯得尤為正確。1979年公司銷售額達84億美元,盈利達3.7億美元。公司煽動了一場汽車工會罷工,針對一些讓公司比競爭企業(yè)約翰·迪爾(John Deere)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拖拉機公司略遜一籌的條款進行了重新談判。罷工一直持續(xù),致使公司虧損了4.79億美元。
杰克利用自己優(yōu)秀的交際能力來到廠區(qū),請求工人們給他一個機會作出改變,不要讓工會介入進來。工人們相信了他。
斯戴克和新的工人團體為工廠帶來了革新。但他們?nèi)晕赐耆珨[脫困境。雖然他們開始每年取得100萬美元的收益,但母公司卻深陷20世紀80年代的經(jīng)濟蕭條之中。母公司命令杰克削減2/3的生產(chǎn)。杰克無法接受如此巨大的裁員計劃,于是和12位管理人員共同買下了這座工廠。經(jīng)過兩年的艱難談判,雙方終于同意了這一價值900萬美元的交易。
現(xiàn)在,杰克和他的共同所有者們被巨額債務所包圍,卻并沒有被嚇倒。他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他們向員工承諾,管理層一定會講出百分之百的實情。這樣,他們就在全公司范圍內(nèi)建立了可信度,從而激發(fā)出了員工的參與熱情。他們創(chuàng)建出了一種開誠布公的管理文化,將業(yè)務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向全體員工開放,并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員工進行財務管理培訓,這樣,員工就能夠看懂財務報表中的細節(jié)內(nèi)容。同時,他們還通過一個參與性的股票擁有制項目,將很大一部分收益返還給員工。
結果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在公司運營的第二年,銷售額就增長了20%,達到1550萬美元,隨后的一年,更是增長了40%,達到了2300萬美元。1992年銷售額達7000萬美元,而當時只有700名員工。生產(chǎn)力和質(zhì)量水平同時提升,瑕疵率降倒了1%,而全行業(yè)的平均瑕疵率則高達6%。
在1992年的10周年之際,最初投資者的10萬美元投資,價值已達2300萬美元。
杰克·斯戴克是“新型領導者”的最為鮮明的典型??瓶恕h森(Kirk O. Hansen)在1993年時將杰克·斯戴克的故事列入哈佛商學院的案例集中。他這樣寫道:“SRC的員工不僅僅成功地挽救了他們的公司,而且也實現(xiàn)了自我變革。他們成為了人性的、高度市場響應的商業(yè)管理風格的自成一體的創(chuàng)業(yè)家、風險投資人和傳教士?!?/p>
市民需要積極參與到團體的決策中來,而存在于等式另一邊的議員,需要記住,他們的角色就是要溫和地退后一步,允許市民自行決策。作為一名成功的議員,杰克塑造了團體的價值觀和原則,卻并沒有強勢地施加任何規(guī)定。他心中明白,這家公司可以取得什么樣的成功,并將大好機遇與員工共享,由此創(chuàng)造出了非同尋常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