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彼人民見此書至。念鳩那羅故共隱此書而不與之。彼諸人民復更思惟。阿育大王甚自可畏心不敬信。于其自兒尚欲取眼。況于我等而不起惡。以書與鳩那羅。鳩那羅得書已。語諸人言。若能取我眼者今隨汝意。時人即喚旃陀羅。汝當挑取鳩那羅眼。旃陀羅合掌說言。我今不能答
若人于滿月 能除其光明
是人當能除 汝面明月眼
是時鳩那羅。即脫寶冠語旃陀羅言。汝挑我眼我當與汝。復有一人形貌可憎。十八種丑。語鳩那羅言。我能挑眼。時鳩那羅尋憶大德耶舍所說。便說偈言
念善知識 是真實說 思惟此義
知眼無?! ∥疑浦R 能饒益者
是人已說 眼苦因緣 我常思念
一切無?! ∈菐熤獭 ∩钭詰洺?/p>
我不畏苦 見法不住 常依王教
汝取我眼
語丑人言。汝當取我一眼置我手中我。欲觀之時。此丑人欲取其眼無。數(shù)諸人相與嗔罵而。說偈言
眼清凈無垢 如月在空中
汝今挑此眼 如拔池蓮華
是無數(shù)人悲號啼哭。是時丑人即出其眼置鳩那羅手中。時鳩那羅以手受之向眼說偈
汝于本時 能見諸色 而于今者
何故不見 本令見者 生于愛心
今觀不實 但為虛誑 譬如水沫
空無有實 汝無有力 無有自在
若人見此 則不受苦
思惟諸法悉皆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