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的精神(23)

中國人的精神 作者:辜鴻銘


但是宗教的價值在于它授予人類權力,甚至能夠讓沒有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的民眾嚴格地遵循和服從道德行為的準則。不過,宗教是通過什么方法、怎樣使人們能夠做到這點呢?人們想象宗教通過教導人們信仰神而使人們服從道德行為的準則。然而,就像我向你們說明的那樣,這是個大錯誤。使人們真正服從道德律或道德行為的準則的唯一權威是道德感,他們心中的君子之法。孔子說:“游離于人之外的道德律并非道德律?!本瓦B耶穌基督在教導他的宗教時也說:“天國在你心中?!币虼宋艺J為,人們持有的這個觀念是個錯誤,即認為宗教通過教導人們信仰神的方法讓人們遵守道德行為的準則。馬丁·路德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德國神學家、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領袖。他反對教會階層的富有和腐敗,認為只要在信仰的基礎上即可獲得超度,而不須借助于教會的典籍,這些觀點使他于1521年與天主教會脫離。他肯定了1530年的奧格斯堡懺悔會,成功地建立了路德教會。--譯者注在《但以理書》《但以理書》,《圣經(jīng)·舊約》中大先知書其中一種。的評論里說得好:“神只不過存在于人們的心中,取決于信任、忠實、希望和愛。如果這根源是對的,那么神也是對的;如果根源錯了,那么,神也是虛假的?!币虼耍诮探虒У倪@種對神的信仰,只是一個根源,或者,我稱之為一個庇護。但是接下來路德說:“這根源,也就是對神的信仰,必須是真實的,否則這種根源,這種信仰,就是虛假的。換句話說,對神的信仰一定是對神的真實認識,是對宇宙的神圣秩序的真實認識,這就是我們所知的,只有智慧非凡的人才能達到而民眾不能達到的境界。”由此,你們看到,人們想象宗教教導的對神的信仰能夠讓民眾遵循和服從道德行為的準則,其實是個錯覺。人們恰當?shù)匕堰@種對神的信仰--在宗教所教導的宇宙的神圣秩序中--稱為一個信念、一種信任,或者,是我所說的一個庇護。然而,這個庇護,宗教教導人們對神的信仰,盡管是虛假的,是一個幻想,卻有助于使人們服從道德行為的準則,因為,就像我說的,對神的信仰給予人類、給予眾生的生存一種安全感和永恒感。歌德說過:“虔誠,也就是宗教所教導的對神的信仰,本身不是目標,而只是一種手段,通過它賦予心智和性情以完全的理想的平靜,去達到文明或者人類完美的最高境界?!睋Q句話說,宗教教導的對神的信仰,通過給人生存的安全感和永恒感,使他們保持平靜,給予他們的心智和性情必不可少的平靜,去感受他們內(nèi)心的君子之法或者說道德感。我重申,這一點才是使人類真正服從道德行為的準則或者道德律的唯一權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