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莊戰(zhàn)斗堅持到天黑后,李云龍和趙剛決定突圍,他們各帶一個小分隊從不同的方向突圍,約定在梨樹溝會合。李云龍帶的小分隊進行得十分順利,干掉了日軍的哨兵,悄悄地跳出了包圍圈。趙剛帶的小分隊被敵人發(fā)現,雙方交上了火。
聽到趙剛那邊傳來槍聲,李云龍對和尚說:“和尚,命令大家強行開火?!焙蜕胁唤獾卣f:“團長,可是敵人還沒有發(fā)現咱們吶!”李云龍說:“你怎么這么笨啊,咱們這邊一開火,政委那邊就會減少壓力?!边@樣兩個方向同時交上了火,令敵人搞不清八路軍究竟是從哪個方向突圍。于是,兩個小分隊同時跳出了辛莊包圍圈。趙剛帶人到達梨樹溝時,沒有發(fā)現李云龍,立即意識到李云龍在路上遇到了麻煩,于是,他二話沒說,立即帶人回頭找,救出了被困的李云龍及和尚。
職場需要團隊之間默契的配合,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完成團隊的目標。
危急時刻最需要團隊精神,獨立團在突圍戰(zhàn)中,一方面要面臨日軍精銳部隊的圍攻,一方面要掩護部隊機關和轉移老百姓,損失很大,但是他們在危急關頭,首先考慮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獨立團其他戰(zhàn)友及老百姓。他們的通信條件很差,但是他們仍然能夠進行默契的配合,靠的就是團隊的合作精神。除了前面所講的李云龍與趙剛心有靈犀地配合外,一營與二營也是因為默契的配合,才沖出了重圍。張大彪帶的一營被圍攻后,沈泉二話不說,馬上帶上二營沖上去營救。獨立團的干部戰(zhàn)士在突圍中表現出強烈的團隊精神。
在一個團隊里,每個團隊成員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團隊中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有的性格直爽,有的含蓄沉穩(wěn)。而如何在工作中與各種性格的隊員默契配合,是每個團隊中的人都必須考慮的問題。優(yōu)秀的團隊成員不會因為自己的性格含蓄沉穩(wěn),就不喜歡與大大咧咧、不拘小節(jié)的團隊成員打交道,更不會在需要共同完成的工作中和對方“抬杠”,或故意挑剔對方,而是懂得和各種性格的團隊成員通過互補和協(xié)作順利地完成任務。
在“神六”的飛行中,費俊龍和聶海勝分別擔任指揮長和操作手。在升空過程中,指揮長要根據自己面前的一張操作程序表,指揮操作手用一根操作棒進行各項操作。因為穿著航天服,兩名航天員雖然能通過話筒與地面指揮控制人員直接對話,但兩名航天員之間不能直接對話,每一個操作只能彼此用手勢表示,所以,兩名航天員之間的默契配合至關重要。
在挑選航天員組合的時候,指揮中心便考慮到性格的互補問題,因為飛船上兩個人的工作是有分工的,需要默契配合。同時,兩個人訓練成績上也要互補,并且愿意同對方一起執(zhí)行任務。在三組候補梯隊里,費俊龍和聶海勝不約而同地把對方作為首選。
費俊龍說,聶海勝最大的特點就是沉穩(wěn)和扎實。而聶海勝則稱,費俊龍在工作上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無論干什么事情、做什么工作,都想得比較細,做之前也會進行充分的準備,對訓練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動作,都考慮得很細,使整個訓練程序完整、順利地走下去。
費俊龍和聶海勝兩個人雖性格不同,但他們能相互容納對方,取長補短,默契配合,這是他們能順利完成航天任務的關鍵之一。
航天員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必須要求性格互補、默契配合。員工做其他工作也一樣,不管你從事的工作是管理工作還是一般工作,也無論是復雜還是簡單,都需要團隊成員相互支持與默契配合。在工作中,我們不應過分關注團隊成員在性格上是否與自己相似,而要把精力放在怎樣去做才能與性格不同的團隊成員形成互補。因為在一個團隊中,任何一種性格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沒有哪一種性格是最好或完美的。每個團隊成員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如果團隊成員之間的性格具有互補性,那么整個團隊就能結成一塊堅不可摧的磐石。
一個成功的人并不是一個性格沒有缺陷的人,而在于他尋找到了一個沒有缺陷的性格組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種性格都會與其他性格相遇和組合,然而,只有最佳的性格組合,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各自的力量。如果我們把沙子、水泥和石頭堆在一起,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這些東西是相互分離的,只是一種混合物。但如果在這三樣東西里加入水,攪拌成混凝土后,本質就會發(fā)生變化,它們之間就會實現充分的融合。這也正是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米格—25效應:
前蘇聯研制生產的米格—25噴氣式戰(zhàn)斗機,以其優(yōu)越的性能廣受青睞,然而,眾多飛機制造專家卻驚奇地發(fā)現:米格—25噴氣式戰(zhàn)斗機所使用的許多零部件與美國戰(zhàn)機相比要落后得多,而其整體作戰(zhàn)性能甚至超過了美國等其他國家同期生產的戰(zhàn)斗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米格公司在設計時從整體考慮,對各零部件進行了更為協(xié)調的組合設計,使該機在升降、速度、應激反應等諸方面反超美機而成為當時世界一流。這一因組合協(xié)調而產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被后人稱為“米格—25效應”。
因此,最佳整體不是最佳個體的集合,而是個體的最佳組合。合理的人才搭配可以使人才個體在總體的協(xié)調下釋放出最大能量,從而產生出良好的組織效應。一個組織的效能,雖然決定于各個人才的素質,但更有賴于人才整體結構的合理。結構的殘缺會影響組織的運轉;能力的多余或不協(xié)調會增加內耗。合理的人才結構,能夠使人才各揚其長、互補其短。由此,產生質的飛躍,誕生了一種“集體力”,一種超過個人能力總和的新的合力。
杰克·韋爾奇曾說:“在一個公司或一個辦公室里,幾乎沒有一件工作是個人能夠獨立完成的。大多數人只是在高度分工中擔任部分工作,只有依靠部門中全體員工的互相合作、互補不足,工作才能順利進行,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庇纱丝梢姡哂袌F隊精神、懂得與不同性格的同事默契配合的員工,走到哪里都會得到公司的欣賞,無論接受什么樣的任務都可以順利完成。而這種精神的有無成為一個員工是否有戰(zhàn)斗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