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1898—1937),美國作曲家,成功地將古典音樂與爵士樂和布魯斯的風格相結合?!端{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是他的著名作品。
而正如每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會告訴你的那樣,美貌有時也會成為障礙。旁觀者很難發(fā)現、更不要說重視她們隱藏在美貌背后的其他品質。而我相信這也正是杰里米·哈金斯,這位在后來化身為文學作品中最偉大的偵探歇洛克·福爾摩斯的男人,曾經面臨的困境。
杰里米·布萊特扮演的福爾摩斯不僅僅是一個令人信服的角色,更觸及了——真真切切地觸及了——千萬人的生活。他的表演中有一種深不可測的魔力,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非常特別的。當然,說到底我們只是在討論一個小說中的虛構人物和一位扮演他的天才演員,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這位在熒幕上化身為柯南·道爾筆下那位傳奇人物的演員,以其催眠般的魔力,在這單調乏味的世俗世界里為人們筑起一座將風刀霜劍隔絕于外的桃源。他給我們帶來了魔法時間,那些珍貴的時刻如此充實而愉悅,于是這不再是微不足道了。而這也正是我寫作這本書的原因。
這本書不是一本傳記。我無意在此詳述杰里米·哈金斯——這個注定將以杰里米·布萊特聞名的人——的一生。這本書既不是布萊特劇場生涯成敗的記錄,也無意披露他的私生活或性觀念。我只想記錄和分析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個階段,也就是他為一家英國電視臺出演阿瑟·柯南·道爾筆下最負盛名的偵探歇洛克·福爾摩斯的那段時間。歇洛克·福爾摩斯這個角色迷住了他、震懾了他,最終也耗盡了他。這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令他不朽,而他賦予這個角色的光芒也殊難再現。
我重申這不是一本傳記——正式的傳記留待更感興趣的人們來撰寫——盡管如此,我相信自己仍有義務為讀者提供一些基本的生平細節(jié),以便將布萊特/福爾摩斯現象放在其應有的背景中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