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歷險記》第一集在一九八四年一個溫和的春夜與大不列顛觀眾見面。故事取材于柯南·道爾刊登在《海濱雜志》上的第一篇小說:《波西米亞丑聞》。不過它并不是最先拍攝的一集。邁克爾·考克斯對這篇故事非??粗亍坏尸F(xiàn)給觀眾新福爾摩斯的第一印象,更涉及福爾摩斯與被他尊稱為“那個女人”的美國女冒險家艾琳·艾德勒之間微妙奇特的關(guān)系。雖然沒有明說,但福爾摩斯和艾琳的關(guān)系中隱隱約約地透出一種壓抑著的性吸引。在整部原著中,她是唯一讓福爾摩斯表現(xiàn)出超乎禮節(jié)的熱情的女性。邁克爾·考克斯必須確保布萊特和伯克——尤其是布萊特——在《波西米亞丑聞》開拍之前能完全自如地適應(yīng)他們的角色。所以這一集的拍攝實際上被推延到另外兩集之后。推延是值得的,效果是非凡的。
亞歷山大·巴倫對《波西米亞丑聞》的改編十分高明,改編后的劇本和原作很貼近。以杰里米的眼光看來,甚至有些太過貼近了——他喜歡在表演中加入一些危險的因素。不難看出,他總是沉醉于把“柳條”稍微彎過頭的感覺。也許正是這種一絲不茍的改編令他在一九九五年時評價道:早期的那幾集“稍嫌乏味”。我認為這一評價有失偏頗。他認為乏味的劇情,其實是劇作家遵循了阿瑟·柯南·道爾的敘事節(jié)奏——因為原作的架構(gòu)無論對小說還是對電視改編來說都是恰到好處的。
而杰里米·布萊特的福爾摩斯,天哪,也是那么的恰到好處!在這第一集里我們能看到一切令福爾摩斯這個角色熠熠生輝的要素:他對毒品偶爾的依賴、他謎一樣的魅力、他高妙的偽裝和推理手段,還有他和華生之間那溫情而略帶緊張的關(guān)系。
開場鏡頭是華生經(jīng)歷了鄉(xiāng)間旅行后回到貝克街。在即將見到他的朋友歇洛克·福爾摩斯時,華生的心中是“滿懷憂慮”的——他擔(dān)心著這位同伴的情緒問題。有意思的是,我們馬上留意到這兩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難以界定的關(guān)系,它像一樁婚姻,包含著家庭生活中所有不言而喻的特質(zhì)。當(dāng)華生看見半開的抽屜里露出一支空空如也的針筒的時候,他疑心福爾摩斯又注射了毒品。可他錯了,福爾摩斯故意誤導(dǎo)他的朋友得出這個錯誤的結(jié)論。怒火攻心的華生措詞強烈地向福爾摩斯闡述毒品的危害:“……這是病態(tài)的、不健康的行為,它會加速器官病變,最終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衰弱。”如前所述,這組鏡頭取材于福爾摩斯的第二個故事《四簽名》。這個情節(jié)被放在這里非常合適,它有助于奠定這兩人之間關(guān)系的基調(diào),并樹立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