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我有自己的觀點,但我自己不一定都贊同(5)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作者:(英)朱利安·巴吉尼


緊張關系8:殺人一定是錯的嗎

這種緊張關系的出現(xiàn)是因為,有些人不但贊成“剝奪他人的生命絕對是錯的”,還贊成“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一場正義的戰(zhàn)爭”。我們的測試者中大約只有1/9的人有這種緊張關系。

很顯然,有這種緊張關系的人必須放棄“戰(zhàn)爭是正義的”這個念頭,或者刪去“剝奪另一個人的生命絕對是錯的”這一原則中的“絕對”。在這條原理中添加一條以“除非”開頭的分句,實際上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它既允許被大多數(shù)人視為正義的殺戮,又排除了被大多數(shù)人視為非正義的殺戮。例如,“除非是為了自衛(wèi)”這個條件看起來似乎有道理,但是這樣一來,一國軍隊只有在遭到攻擊時才能反擊,而絕對不能傷及無辜。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從句“除非”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并且合理,不能專為證明我們的感覺是正確的或阻止我們不喜歡而設置。這條原則要成立,必須有更堅實的基礎。

緊張關系9:未來是早已確定的嗎

我們調(diào)查的人中約有 1/8的人贊同“當一個人做出選擇之后,當初一定有做出其他選擇的可能性”,還贊成“未來是早已確定的,人的一生該如何度過自有天命”。這揭示了他們的信念中存在緊張關系。

大多數(shù)人認為人類有自由意志,然而同樣也有很多人相信命運。這兩種信念怎么可能都是真的呢?如果不管我們做了什么,“將會發(fā)生的事,終究會發(fā)生”,那么我們又怎么會有自由呢?例如,假設我在一家商店,決定是否買一件衣服,如果有人相信命運,那么買哪一件衣服就是早已注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挑選衣服不過是個幻象,因為命運已經(jīng)決定了,實際上我只有一個選擇。我似乎可以有自己的意見,但是我無法掌控的力量已經(jīng)決定了我將會做出的選擇。這就使得“做了選擇之后,當初一定有做出其他選擇的可能性”成了假話。因此,調(diào)和命運與自由意志的沖突將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

緊張關系10:違反自然就錯了嗎

即便這兩種觀點的聯(lián)系根本不明顯,但“適當?shù)男l(wèi)生設施和藥物,有益于社會”與“同性戀是錯誤的,因為它違背自然”之間確實存在緊張關系。在我們的測試中有1/8的人有這種緊張關系。

大多數(shù)人相信衛(wèi)生設施和藥物是好的,但它們不是違背自然的嗎?復雜的現(xiàn)代污水處理系統(tǒng)和家用的供水系統(tǒng)哪里合乎自然?化學療法或其他先進的醫(yī)學療法,哪里合乎自然呢?因此,這里首要的問題是,大多數(shù)人認為違背自然的東西就是壞的,這一想法壓根就是錯的。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同性戀違背自然,就認定它是錯的。另一個問題是邏輯問題。因為事情“是”這樣,但并不表示它“應該”這樣。“癌癥致命”是真的,但這并不是說“癌癥應該(就這個詞的道德含義而言)致命”。所以,設法從純粹的事實中直接提取道德價值的結論,是很成問題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