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吃驚地問他:“這是為什么,你們吵架了?”孟子說:“沒有,是因為她既不懂禮貌,又沒有儀態(tài)。”孟母聽了,就問:“為什么這樣說呢?”孟子回答:“她兩腿叉開坐著,箕踞向人,所以想休了她?!庇谑牵献颖惆褎偛胚M屋看到的一幕說給孟母聽,孟母聽完后說:“其實沒有禮貌的人應該是你,而不是你的妻子。難道你忘了《禮記》上是怎么教人的?進屋前,要先做出一些聲響;上廳堂時,要高聲說話;進房后,眼睛應向下看,這些都是為了避免看見別人的隱私。你想想,臥室是休息的地方,你不出聲、不低頭就闖進去,自己已經先失禮了,又怎么能責怪別人沒禮貌呢?”
孟母的話說得孟子心服口服,之后他再也不提休妻的事情了。
3
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先秦兩漢文學
第一節(jié)
先秦文學
在學習這一章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先秦”呢?顧名思義,先秦就是在秦之前,確切一點說,先秦指的就是秦代以前的歷史,即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統-天下以前的中國歷史。正因為那段歷史離我們有些久遠,所以先秦文學在語言上與現在的出入相當大,造成了我們在理解上的一些困難。然而,當我們克服困難,真正走入這段歷史時,會發(fā)現先秦文學原來是那樣的美麗多姿,那樣的豐富多彩。
國學之現實、浪漫主義文學的鼻祖
國學的發(fā)展源頭有兩個,一個是現實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它就是先民集體創(chuàng)作的《詩經》;另一個是浪漫主義文學的鼻祖,那些楚國文士書寫生命樂章的《楚辭》。
1.先民集體的歌唱 《詩經》
(1)《詩經》名片
《詩經》,又稱《詩》,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記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共三百一十一首,取其整數又稱“詩三百”。由于時代不同,作者不同,階層也不同,流傳范圍廣泛,其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先民集體智慧的結晶。西漢時《詩經》被尊為儒家經典,其名稱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2)內容梗概
《詩經》按用途和音樂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最具民間氣息,且廣為流傳的就是“風”,《詩經》里許多耳熟能詳的愛情詩就屬于這一部分。《詩經》中的“風”因為地域的不同,又分為十五國風,分別是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wèi)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根據音樂的不同,《詩經》中“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它們是貴族享宴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屬于周代的宮廷正樂。至于“頌”,是周天子和個別諸侯祭祀時候的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