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依賴從培養(yǎng)自立意識開始
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首先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意識。沒有自立意識的孩子,談不上獨立,更不可能在今后的人生中有所作為。只有自立意識強的孩子,才能走向獨立,變得強大!"I can do it."是美國孩子常說的一句話。對美國人來說,替孩子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對孩子能力的剝奪、對孩子積極性的最大的打擊。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兒童自己能夠做到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做;凡兒童能夠自己想到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想。"一句話,父母應該給孩子創(chuàng)造自立的機會。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包辦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
故事一
親朋好友一起外出郊游。5歲的小麗很開心地坐在媽媽腿上,而其他孩子則在一起開心地游戲。但小麗說什么也不肯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這時候,有一個熱情的大姐姐過來邀請小麗一起去玩,可小麗則緊緊地牽著媽媽的手……小麗的媽媽只好不好意思地說:"不好意思,這孩子就是這樣,依賴性強,怕生!"說完,這位年輕的媽媽寵愛地捏了捏小麗的鼻子說:"小丫頭,這么依賴媽媽,以后長大了怎么辦呢?"
故事二
曉宇已經(jīng)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了,至今他仍然不會自己整理書包,每天晚上做完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一扔,就跑到客廳看電視去了,剩下的后勤工作,都丟給家里的"阿姨"去做了。于是,小到裝文具、削鉛筆、裝筆芯,大到第二天上什么課,需要準備哪些書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是"阿姨"一一包辦的。至今,曉宇還是連自己的課外書放在哪里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