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查了那天的結賬單,找到了在該時段所有消費超過四百元的賬單,可每張賬單上都已經明明白白地蓋上了"已發(fā)贈券"的印章。經理分別找了收銀處的幾位員工詢問,他們都否認自己拿了贈券。至于誰來買這張單的,他們已經沒有了印象。經理又分別去找那天當班的幾位部長,可是,他們都說記不起來了。調查被卡住了。于是,他又換了一個角度去思索:調查無非是查出是誰給予懲處,以儆效尤,但是一時半刻查不出來,不如就此打住,也好給當事部長一個暗中改正的機會。最重要的是杜絕此類事再次發(fā)生。能出現(xiàn)這個漏洞,也說明管理上有問題,那么就從現(xiàn)在開始,健全制度。于是他自己掏錢買了四十塊錢的贈券補送給客人,并再三道歉,取得了客人的諒解,客人拿回贈券的時候感慨地說:"我原來都沒有想過能拿回這些贈券,打算以后最多就是不來這兒吃飯就是了,想不到經理你是那么講誠信,我信得過你們。就沖你這態(tài)度,以后我還會來,而且還帶朋友來。"果然,她和她先生以及很多朋友都成了這家餐館的???。
經理就這次客人的投訴召開了財務部人員和部長級以上人員參加的中層會議,明確說出了存在的問題,但他不再追究了,以后改了就好。他還說,事情已經發(fā)生了,我也有管理的責任,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規(guī)定了誰負責替顧客買單,誰就必須在賬單經手人那一項上簽上自己的名字。收款員要負責監(jiān)督,如果發(fā)現(xiàn)已經收款但沒有簽名的單,那就是收款員的責任,發(fā)生投訴就追究收款員的責任。他還規(guī)定在活動期間,要把贈券派送方案張貼,讓所有顧客都知道,增加服務的透明度。
點評:
私吞本該送出的贈券,說輕了,是缺少職業(yè)道德;說重一點,那是貪污行為。如果時間長了,數(shù)量大了,是要追究法律責任的。究其根源,還是思想素質低下造成的。
思想素質低下還會引發(fā)很多問題。比如,餐館要搞比較大型的促銷活動,就免不了要與供應商或禮儀公司、廣告公司等談判,有些談判人員就會趁此機會為自己拉回扣或收取好處費;又比如,有些廚師互相包庇,在好友來吃飯的時候,要他們都點例牌,但是在烹調的時候,把菜肴全部做成中牌或大牌,克扣的自然是其他客人的分量,并形成了潛規(guī)則;再比如,有些服務員,趁著大單消費,客人要了很多酒,喝得差不多心中已經沒數(shù)的時候就把一些還未開瓶的酒混到已經喝過的空瓶中拿走……凡此種種,數(shù)不勝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