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英雄的土地(2)

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趙登禹傳 作者:石耿立


在清朝至民國,有一句“無曹不成兵”的說法。行伍里,拼命斗狠的,吃糧當兵的,總有曹州人。曹州,在人們的心里是響馬土匪之地的代名詞?!肚灏揞愨n》里有故事曰:曹州多盜,不僅出入于鬧市也,且設旅舍以誘行人。同治季年,江右周平甫過其地,薄暮,投逆旅,忽聞叩門聲甚急,亟啟扉,則一美婦人,謂:“此為黑店,盜所設也。室之壁有暗門,夜深必為所算,今入陷阱矣。妾久落于此,店主覬覦妾貌,故相留。妾思遁者數,夜當與君偕行耳。”言畢,即相將而出,盜未知也。

民國時期,土匪蜂起,曹州有些地方土匪成堆,有些地方只是零星出現,更有不少兼職的——平時務農做工,閑暇出來做幾天土匪撈點外快。

另一種情況卻完全不同。曾任水利部副部長的百歲老人張含英,在他的回憶錄《我有三個生日》里,這樣記載著其家鄉(xiāng)曹州:

曹州府地瘠民窮,經常發(fā)生水旱災害,而又位處三省交界,所以農民暴動經常出現。

每年“青紗帳”起,就是高粱長到一人多高時,貧苦農民就常結隊而起,被稱為殺人放火的“土匪”。他們一種手段是“綁票”,綁架地主,要求以財物贖回。每當傍晚,他們便出來活動。我經常聽到攻村打寨的炮聲,使人心驚膽戰(zhàn)。甚至威脅攻打重兵防守的府城。戒嚴的事經常發(fā)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