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左右腦具體平衡訓練
為了不使左右腦有不平衡的偏重現(xiàn)象,可訓練雙手及雙腳的均衡使用。
1.雙手訓練
手被稱為是人類的第二個腦,也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器官,手的訓練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出生后的第二個月,雙手已能撥動吊在嬰兒車上的玩具,第三個月便懂得主動伸手去玩,這也是雙手發(fā)揮較大作用的開始;五個月大時已能用雙手拿起玩具來把玩了。十個月后看到媽媽在用筆,便會去爭著拿來玩,有很多小孩子在滿周歲后便能自由地拿筆涂鴉了。緊接著湯匙、筷子、夾子也漸漸能使用了,這種訓練可以使小孩兒的雙手更靈敏些。
經(jīng)由有計劃的訓練,可以增加雙手的活動力,有些小孩子在2歲左右已能很活潑地使用鉛筆,3歲以后的孩子大多已能依照自己的意欲來畫圖。
雙手的訓練要盡量保持平衡的發(fā)展,媽媽在撫弄孩子小手時,也應盡量維持活動的平衡。為了促使智能的平衡發(fā)展,左右手的均衡使用非常重要,因為左手與右腦有關,右手則與左腦有關,左右手的均衡使用有助于左右腦的平衡發(fā)展。
手指指尖的運動和大腦的開發(fā)有密切的關系,手指運動會刺激腦部的發(fā)達,其他如玩皮影戲或多使用剪刀,對大腦的開發(fā)及智能的成長也是很有幫助的。另外紙卡及積木的圖形游戲,亦可促進左右手在游戲時的均衡使用。這種游戲不但有助于右腦,對左腦的推算能力的訓練亦有正面價值。
自從電動削鉛筆機普及以來,小孩子便很少用小刀削鉛筆了,不只如此,最近小孩子也普遍缺乏雙手的運動。用小刀削鉛筆、使用剪刀、畫圖、玩紙卡、搭積木、投球、拿筷子等雙手運動,到5歲以后大致都會了,到了6歲時則應該都很順手了。這段時間,應該設法讓孩子多做些使用雙手的游戲和作業(yè),雙手不夠靈活,就如同有雄健的體格卻沒有體力一般,是很可惜的。
由于我們的習慣,拿筷子、鉛筆等大都用右手,所以右手的靈活度常常比左手要高好幾倍,這也是促成我們的右腦的發(fā)展較差的重要原因。至于如何改善左右手的均衡使用,使更多的動作由左手分擔,已成目前幼教訓練上的重要課題。